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12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118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1019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6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本文考查中、美、日六部初级汉语教材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从文化内容和呈现特点两方面分析文化与语言的关联情况,我们发现六部初级汉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与语言的相联模式有五种:注释型、补充型、相关型、引发型和无关型。教材中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和显现的侧重也不尽相同,呈现视角主要有三种:以跨文化为参照点,关注差异;以当代为参照点,关注变化;全视角的客观介绍。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文化与语言匹配度由以下三个维度构成:文化内容与语言的相关类型、文化内容的呈现角度以及文化内容的呈现侧重,语言匹配度指标应该成为教材选取文化内容的主要考量标准之一,本研究结论对教材编写以及文化教学大纲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2.
美国为期十年的“未来师资培训计划”不仅成功地提高了未来高校教师——博士们的教学能力和职业适应力,还凸显出鲜明的特点:目标明确,定位适当;多方组织,双边参与;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模式多样,过程连续;经费来源多渠道性。这对优化我国博士生培养制度、强化博士生对教学的关注、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3.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也是政府工作的基本着力点。在前期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拉开档次评价法和逐层序关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2006-2012年的民生工程建设状况进行了动态综合评价,并用时序几何平均算子(TOWGA)进行了二次加权得到综合评价的总排名,最后对各地区的排序变化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74.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得重庆市居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满意程度的第一手数据,然后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得到影响居民食品安全满意度内在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从而为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对食品卫生安全进行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将国家创新体系分解成科学研究网络、技术开发网络和技术扩散网络,从网络结构-要素行为-创新绩效的视角,选择具有代表性并且能够获取完整序列数据的指标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参照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相关指标值确定各指标的标准值。进而对中国进行了实证测算,2001~2010年间,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程度指数从14.7%提高到49%,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比例、外资企业科技经费比例等指标的迅速增加是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程度快速提升的主要因素。由此,提出了提高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程度的策略在于高效的、紧密的、国际化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76.
对于知行关系,宋明理学家都突出知的主导地位,强调以知为先、以知为本。由于侧重知、行以及知行关系的道德内涵,理学家由知行讲到格物、致知,并在对知的侧重中将格物、致知都归于知。理学的知行观以“去人欲,存天理”为工夫,以超凡入圣为目标。这些迎合了宋明时期加强道德教化的需要,为宗法等级制度的上下、尊卑秩序进行辩护。理学家对知、行道德内涵的挖掘具有积极意义,提升了人的生存品位和精神追求;但在对知行伦理维度的凸显中忽视了知、行的其他维度,导致了对人的生理欲望和物质需要的漠视。  相似文献   
77.
丁四新 《文史哲》2006,50(5):43-54
在本性问题上,告子属于“无善无不善”论;“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更近于扬雄“性善恶混”论,而与世硕、王充的观点不类;“有性善,有性不善”,则与世硕、王充“人性有善有恶”的主张相同。世硕诸儒与王充,在本性问题上观点是相同的。第一种人性主张,属于“性一”之论;最后一种,则非。因此主张“性一”的竹简《性自命出》(《性情论》)篇,不属于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和世硕这帮儒者的作品。  相似文献   
78.
道家哲学对中医学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尤其明显的是老子和《内经》两大学说关于“气论”的思想。老子在哲学史上首开“气一元论”传统 ,而且他提出的气、精、神等范畴以及阴阳不离的平衡协调观念完全被《内经》所接受 ,成为中医学理论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9.
刘基诗文集版本较多,情况复杂,虽有人曾对此做过专门研究,但钟惺所评辑《刘文成公全集》一书,研究者却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①。钟、刘之文在思想情趣及表现形式上迥异,但钟惺在评点《刘文成公全集》时,不置一贬语、极端推崇刘基之文。通过对《刘文成公全集》一书评点内容与钟惺文论主张、思想观点之比较,同时对坊间托名钟惺情况之探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题名钟惺评辑《刘文成公全集》一书,其评点者并非钟惺。  相似文献   
80.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 ,意识活动的本质是反映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世界。人的本质不是它自身存在的物质性 ,而是它自身存在的意识性。意识对物质世界改变创造的决定性作用不仅被马克思主义加以肯定 ,而且被现代生命科学充分证明。意识本质活动有自身质、量、度的属性。根据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意识创造、创新本质活动的论述 ,我们可以揭示出创新思维内在活动规律的思想性创造意识和运动性创造意识活动的本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创新的原则、规范和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