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3篇 |
免费 | 4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篇 |
民族学 | 12篇 |
人口学 | 561篇 |
丛书文集 | 31篇 |
理论方法论 | 33篇 |
综合类 | 321篇 |
社会学 | 37篇 |
统计学 | 1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72篇 |
2011年 | 86篇 |
2010年 | 76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47篇 |
2007年 | 71篇 |
2006年 | 79篇 |
2005年 | 55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64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中国少数民族村寨人口流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8个不同的少数民族村寨的人口流动数据资料,将其分为推力拉力不足类型、推力拉力共同作用类型、文化风俗影响类型、开发程度制约类型、开放程度推动类型、跨境收入拉动类型6种,对其人口流动的特征、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2.
福柯政治哲学视权力为一种历经复杂谱系,以真理为支撑条件的动态机制。生命权力是福柯关于西方现代权力机制分析的重要内容,就其诞生的谱系而言,它是权力机制由18世纪西方社会传统统治权模式向重农主义治理术转变的结果;而其真理性条件为:人口作为生物学存在的"自然性"。人口"自然性"作为一个具有实体性意义的可分析场域取代了以君主意志和利益为核心的统治权结构。以人口"自然性"治理人口成为生命权力的权力理性。自此权力得以深入干预人口活动,更得以以生物学模式处理人口整体中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重新将人口问题置于对权力机制分析的理论框架中,避免由生物学思维模式产生的政治暴力,是福柯权力理论之于当代政治实践的理论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3.
西北农村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与生态移民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与生态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对大量数据、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农村地区人口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已经十分严重,生态移民是最重要的缓解人口压力的途径。目前生态移民实践相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还必须进一步加大生态移民的力度,拓宽生态移民的安置途径,把生态移民与农村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最终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移民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艾琳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3):21-24
以1990和2000年西藏自治区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对未来西藏人口的发展态势作了预测。预测分析显示,西藏正处于人口快速转变之中。未来25年内,随着总人口的变动,西藏劳动适龄人口的规模、年龄结构、比重也将发生显著变化,2010—2030年间将会出现劳动力适龄人口比例最大,社会总负担比最轻的“人口红利”期。西藏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教育、农牧业及副产品加工业、旅游业以及外贸和边贸,以实现真正的“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15.
人口流动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SPSS软件对全国和四大经济板块的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即分析各板块不同产业的发展与人口流入规模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两者的关联度普遍较高,但不同板块的相同产业与人口流入的关联度差异却很大。这就要求不同板块内的各地区根据本身的产业与人口流入的关联度作出科学的人口预测,并制定相应的有预见性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17.
王蓉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10):1034-1040
人口性别结构是人口构成特点的重要表现之一,直接影响一个区域人口的构成、婚姻、家庭状况,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为依据,以晋中市域人口性别结构的发展为研究主线,对1990年以来晋中市二十多年人口性别结构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现阶段晋中市人口性别比处于回升高位状态,低年龄组人口和乡村人口性别比明显偏高。对此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为科学制定晋中市未来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居民生育意愿转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谭克俭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0(4):3-6
农村居民生育意愿真正开始转变是在全国推行计划生育以后,目前已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主要特征是:以期望生育两个孩子且一男一女为主流意识,还有相当比例自愿只生一个,"多子多福"观念基本没有市场,对孩子质量的追求正在替代对数量的追求。生育意愿转变的标准不应是生育政策,而应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为标准。 相似文献
19.
沙彦奋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少数民族通过两种模式来完成城市文化适应,一是基于“人口流动”的少数民族移居城市而发生的文化适应;二是基于“文化流动”的农牧区城市文化适应,也就是农牧区文化的城市化。通过“人口流动”和“文化流动”两种不同的适应模式分析哈萨克族城市文化适应,讨论农牧区哈萨克族的城市文化输入及适应情况,有助于我们了解哈萨克族实现城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冯潮前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1):63-6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各界日益关注山区贫困人口的生存状况,扶贫工作正在向纵深发展。本文针对山区贫困人口的贫困根源和扶贫方式,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浙江省武义县大规模的下山脱贫实践的剖析,认为山区人口贫困的导因在于当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而当地人口与资源及环境关系的相互恶化,则是人口贫困的最终原因,因而下山脱贫是正确处理人和资源及环境关系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