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5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14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1.
《Home Cultures》2013,10(2):163-178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Mary Leapor's “Crumble-Hall” and attempts to shed light on her gendered/class poetics. It argues that the poet uses the house as a metaphor for gendered (male) and social class (gentry) dominance as well as that through memory she assumes (poetic) control over it, demolishes and remakes it, thus forging her female/literary identity. The article also demonstrates that Leapor makes use of both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space in her poem. By appropriating the country-house convention, she creates a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ernal space—the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and internal space—the kitchen maid's unconscious; and points out that as the former crumbles, the latter stands because of the significance it acquires. Indeed, her memory of Crumble-Hall not only spawns years of suppression and hardship but also becomes the stepping-stone for her rebellion as well as for the creation of her verse. Her poetic empowerment is projected through the image of the grove surrounding the country house, a multifaceted symbol signifying the interrelation of home, memory, and female literary production. Overall, Leapor re-creates the past glory of the gentry house, depicts her subservient state, conveys her subversion, and finally, establishes her newfound identity as a female poet, all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fragmented memories. Consequently, she succeeds in promoting the need for gendered and class transgression, in the hope that her sisters can bring about the “crumbling” of their own “house” and remake their “home.”  相似文献   
112.
南宋天潢贵胄的社会地位日益走低,于是,江湖诗派中出现了十二位疏属宗室诗人。宗室诗人多与派中翘楚戴复古、诗派领袖刘克庄交好,在二人的介引下,他们逐渐跻身诗派。与其它江湖诗人相比,宗室诗人的诗歌创作仍不难窥见宗室身份带给他们的深层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们兼具臣和亲的双重身份,诗歌中对恢复北方有着比一般江湖诗人更为强烈的参与和行动意识;再是他们与一般的江湖游士奔走干谒不同,他们没有干谒诗,多能清高自守,悠游卒岁。  相似文献   
113.
顺应宋室南渡后社会经济、政治、学术文化与文学本身的发展,南宋中兴诗坛形成道学诗人、激进官宦诗人、保守官宦诗人及江湖诗人等不同诗人群体,独具体系和纲目。中兴诗人群体诗歌创作活跃,时代特色鲜明,展示出新的丰富多元的诗学面貌与社会文化意蕴。南宋诗歌的发展与中兴,并非少数著名作家活动的结果,而是中兴诗人群体共同创造的局面,也不仅是文学自身传承演变的结果,还与宋室南渡后近百年间社会文化变迁、士林风貌演变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4.
诂经精舍是阮元在浙江任上建立的一个地方性学校,汇聚了江浙一代诸多著名学者和优秀士子.精舍在成为嘉庆以后最重要的学术基地之一的同时,也是当时两浙文学活动的重要依托,其中不乏以诗名世之人,他们的创作从乾隆四十年延至嘉庆一朝,抒写出特定历史时期才人士子的独特心声,以不同形态展现了性灵思潮的深刻印记.  相似文献   
115.
白居易、刘禹锡在晚唐时期的诗歌创作情况与其在中唐时差别极大,元白诗派就此进一步发展为刘白诗人群。刘白诗人群最主要的诗歌创作活动有联句、诗歌赠答、诗歌别集和唱和诗集的编定三项,而诗歌内容主要是歌咏闲适生活;其词体创作则是就曲填词,著作也颇多。由于该诗人群在诗词方面的创作均取得了一定成就,因而对宋代诗词也产生了相当影响。  相似文献   
116.
清人笺注唐集数十种,其中堪称定本、善本者约十余种。这些注本辑录原作全备,考订、注释缜密,校勘精审,于词义诠释中探求诗旨,具有整体成就而又各具特色。笺注者治学严谨,操作规范,集思广益,保证了这批著作的学术质量,为学界所珍视。  相似文献   
117.
七月诗人是20世纪40年代,是艾青时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人群。他们从燃烧自己开始来燃烧世界的诗歌创作,为雄强的生命力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明,是艾青时代“一座崇高的山”。  相似文献   
118.
九叶诗派作为现代主义诗群,虽与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歌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它们二者之间存在着师承的关系或影响的关系,个别诗人甚至参与了推动30年代现代派诗潮的运动。但作为一群"自觉的现代主义者",始于抗战中成立的西南联大的学生诗群,他们共同的"西学"教育背景构成了独特鲜明的现代性思想和现代主义价值取向。1946年,《诗创造》、《中国新诗》两个新诗刊物的创刊,是这个诗歌流派由分散走向集合,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9.
唐玄宗后期的唐帝国在升平景象背后隐藏着诸多社会政治危机.随着李林甫等一批"干吏之士"走上政治舞台,唐代政治生活日趋失衡,引发许多盛唐诗人对个人政治前途的深切感慨.唐代大力拓边的军事政策导致内轻外重军事格局的形成,促使盛唐诗人更加深入地思考国家安危.还有一些诗人开始在对儒家政治思想的颂扬中寻求救治社会之道,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0.
河汾诸老是金末元初一批出生或落籍于黄河、汾河流域的诗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丰富了文坛巨星元好问“以唐人为指归”诗学思想的内涵,为肇启元明宗唐复古诗风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严格说来,他们应被称为诗人群体而非诗派。其群体性活动和文学创作可先后以金室南渡和蒙古灭金为断,分为三期。其诗作以反映战乱带给人民的灾难和表现隐逸生活、山林情趣为主,兼有“陶之达”和“杜之忧”两种倾向。其诗学宗尚与金末元初学唐复古诗风相一致,但在学唐诗诸家方面特别强调转益多师,不拘一格。河汾诸老是金元易代之际文坛的重要现象,是一个有影响的金遗民诗人群体,对当时文学的继往开来和促使元诗繁荣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