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42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岑参对被署为虢州长史十分失望,品第虽升,他却认为是“黜官”、“谪宦”。这与时代风尚、家族身世和诗人个性特征密切相关。因此,他“常忽忽不乐”,感到“青云未有期”,陷入了沦落失路之悲中。他艳羡故友和同僚的升迁荣达,对廷阙充满了犬马之恋,希望及早身登青云;同时,为解脱仕途的失意和矛盾,世外之想成为他的心理需求和想象;而虢州幽雅清美的山水景色,给予诗人一份栖息心灵的感性的愉悦和理性的感悟与超越;但诗人以豪迈俊逸的人生意气追求功名富贵的理想,并未因此消减,反而因安史乱起,而具有更为现实和理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92.
对于真德秀,很多学者认为其思想摇摆于朱子理学与象山心学之间,甚至视其为朱陆合流的源头。而从理学与心学在心论上的根本分歧来看,真德秀始终严守了朱子知觉之心的基本立场,没有出现将心形上化与本体化,从而使心与性在本质上相同一的思想倾向。就此来说,其思想系统只能属于朱子学,并不具有心学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93.
洪垣(号觉山,1507—1593年,字峻之,江西婺源人)融合吸收王阳明与湛甘泉的心学思想,强调格物致知、博文约礼,发展出以生意为心学归宿的生机(几)之学,心学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晚年融佛道入儒,追求心体的超越,又自甘于偏僻山村,故其博学体系不得传人。其心性工夫论脱离程朱主静或主敬、走入顿悟一系,最终与佛禅"明觉"思想合流,标志着白沙—甘泉一系自然主义心学的终结。但是,他重视从历史中获得政治知识,重新诠释格物论,在明代心学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重新阅读洪垣《觉山先生绪言二卷》,可以扩大我们对明代思想的研究,深化对甘泉后学、阳明后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94.
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对大学英语进行改革,推行了“三课堂”(真实课堂+虚拟课堂+社会课堂)教学模式。多年的改革成效明显,但改革过程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试图在“三课堂”教学模式中融入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成为真正自主学习者。  相似文献   
95.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章学巨擘,桐城派是近代文章学大宗,作为一位心系中国文学命脉的现代新儒家,徐复观与两者都颇有渊源,并对桐城派文论和《文心雕龙》之关系做了深入研究,认为它们有许多暗合之处。特别是在文体论和文气论两个方面,桐城派文论对《文心雕龙》都有继承和超越。通过对桐城派和《文心雕龙》关系的细致考察和疏通条贯,徐复观希望展现古今文学发展的轨迹,沟通中西文学理论,为建立中国现代文体论作奠基尝试。  相似文献   
96.
祝薇 《学术探索》2004,1(5):11-15
《人心与人生》是梁漱溟晚年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他在理论上融汇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次尝试。此书的核心概念"人心"是梁漱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下,在对"意欲"、"直觉"等早期概念扬弃的基础上提出的。他用"主观能动性"来解释"人心",并在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来呈现"人心"的发展史,从而为"人心"的发展找到了现实的根基,这也使梁漱溟晚年的文化观带上了浓重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97.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没有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取得三十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就必须深刻理解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认真探究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路径。  相似文献   
98.
感性确定性是《精神现象学》的开端。马克思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那么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辩证分析则是黑格尔哲学“开端的开端”和“秘密的秘密”。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考察,以近代意识哲学的内在性为其隐性立场,用思维的辨证法清洗掉感性丰富性及其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这是黑格尔理性形而上学的根源。黑格尔哲学解体后哲学走向两个不同的发展路向,重新肯定感性在人的存在中的基础地位,是黑格尔哲学以后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99.
心理理论研究的起源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3年Wimmer和Perner创设了心理理论研究的经典实验范式——“错误信念任务”范式以来,心理理论的研究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课题。文章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心理理论研究的起源、研究范式、Wellman等人对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元分析过程和结果、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研究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以往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0.
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秘密起源".本文将首先说明黑格尔为什么要以"感性确定性"作为<现象学>的开端;其次,我们将阐明黑格尔本人对"感性确定性"的辩证分析过程;最后,我们将指出黑格尔在此处用语言瓦解感性确定性时所犯的错误,并就此提出我们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