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9篇
民族学   24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310篇
理论方法论   108篇
综合类   795篇
社会学   49篇
统计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实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以青 《文史哲》2005,2(4):102-108
出版业是以生产精神产品为主,以积累和传播文化为目的的特殊行业。中国古代图书出版与收藏,主要局限于上层社会与文人士绅的圈子,与普通大众无缘。中国出版业在近代完成了它的转型。在近代中国“救国救民”的时代主题下,出版具有了传播西学、救亡图存、开启民智的特殊功能和社会价值。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全面推进,带来了出版业的发展和繁荣,使出版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近代出版业对提高国民素质及文化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
李文溥 《社会科学》2006,42(3):17-28
苏联1954年版《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是一本对我国传统经济体制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著作,至今影响仍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深层次阶段,实践呼唤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因此,时《教科书》进行理论清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3.
1920年井田制辩论:唯物史观派与史料派的初次交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峰 《文史哲》2003,(3):32-38
192 0年井田制辩论不仅在经济史上有重要意义 ,更是 2 0世纪中国史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代表着唯物史观派与史料派的初次交锋。辩论根源于治史理念上的歧异 :史观派的胡汉民、廖仲恺视史实重建为中心任务 ,史料派的胡适以史料整理为首要工作。针对井田制问题 ,双方的立论角度和研究门径截然异趣 :前者侧重于井田制的经济史分析 ,努力借取西方社会科学的成果和方法 ;后者着眼于井田的史料沿革 ,谨守广搜精考、穷源毕流的清儒成法。作为方法之争的井田制辩论 ,史观派最终占了上风。其后史观、史料两派的命运却大为不同。  相似文献   
94.
国内外的ADR,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人们行为选择的结果。人们对它的选择,体现了法经济学中理性人成本-收益比较和最大化的假定。从社会整体而言,ADR也是效率观念的重要证明。虽如此,ADR仍存在诸多的缺陷和问题,需要不断地完善,使ADR趋于规范化,在体现效率原则的同时彰显正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95.
黄存良 《阴山学刊》2006,20(1):116-117
信息时代的心理战样式多样,其辐射面不仅仅是军队的官兵而且触及到整个社会,这就要求高校的国防教育工作者在国防教育中充分认识心理战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教育旨在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英雄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精神支柱;抓住军事变革的机遇,加快心理战教育队伍的建设,为我国的国防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6.
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促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使教育有的放矢,以增强教育的有效性,首先要认真分析研究现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97.
袁进 《社会科学》2007,(5):181-186
韩邦庆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个开风气者,他是近代最早描写中国现代都市的小说家;更重要的,在当时描写现代都市的小说家中,他是唯一一位为了探索这一描写还提出了相应叙述理论的小说家。这一叙述理论一直到现在为止,还常常被作家们所运用。韩邦庆最大的贡献在于运用了“穿插藏闪”的叙述方法,用以表现现代都市的时空,拓展了小说的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98.
都市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都市型农业作为一种生长于大都市中或城市化地区的现代农业 ,功能多样化和空间布局的无明显城乡边界是其显著特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目前已形成了设施农业、市民农园、零星插花型农业等多种都市型农业实践形式。我国都市型农业由于发展时间较短 ,无论是从农业管理体制、农业科技整体水平等外部环境 ,还是从生产要素投入、功能定位、土地流转机制等内部管理机制方面 ,都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 ,必须高起点制定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以技术创新为原动力 ,以科学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为前提 ,以农业产业化为突破口 ,以企业化管理为运行机制 ,以完善的农产品体系为渠道 ,才能实现都市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
新人文主义与中国现代格律诗派的缘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兆平 《文史哲》2003,12(3):24-31
中国现代格律诗派关于新诗形式理论的构建 ,缘起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 ,隶属于新古典主义思潮 ,其间构成逻辑的因果关系。以闻一多、邓以蛰、梁实秋这一“三套马车”群体为主 ,在 192 6— 193 1年间掀起了一股新古典主义思潮。只有把现代格律诗派的理论建构纳入这一思潮中考察 ,才能探明缘发的起因 ,才能符合新诗发展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100.
在近代以前 ,中国和日本两国人民基于各自的社会结构而形成了不同的学问观 ,从学问的内容 ,到学问的价值 ,以及学问对于人们生活怎样发生功用 ,二者都有很明显的区别 ,这是造成那一时期及近代以后两国对于吸收西学采取不同态度、走上不同道路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由这一比较我们可以看到 ,中国吸收西学远比日本艰难缓慢的内在原因 ,在于民间学问观所形成的整个社会对于西学从学问内容层面的普遍鄙视 ,从文化价值层面的普遍贬斥 ,以及西学长期未能纳入科举 ,难以形成促进人们学习西学的动力 ,这些人们的普遍态度 ,构成了对吸收西学的强大社会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