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2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44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81篇 |
理论方法论 | 5篇 |
综合类 | 152篇 |
社会学 | 15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从国家战略上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事关文化自信与国家认同,因此无论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是我们需要长期研究解决的问题。太阳花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文化内涵的挖掘、“走出去”、多方位整合、打造产业共同体和建立扶贫车间等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结合的市场化发展提供了新模式和新路径,值得借鉴,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相似文献
132.
民族健身操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新兴项目之一,在内蒙古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价值,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对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健身操的价值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为内蒙古民族健身操的发展提供更详实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33.
在清代呼伦贝尔商业发展史上,海拉尔“八大家”之说最为著名也广为流传,但有关“八大家”的真实性、具体名称等都存在较大的争议。海拉“八大家”之说是旅蒙商进入海拉尔的历史事实与一些民间传说耦合而成的,与多伦诺尔“八大家”之说有密切联系,且原型为清初张家口的“皇商八大家”。另外,海拉尔“八大家”中的一些商号的具体情况也是能够考证清楚的。 相似文献
134.
卢毅刚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12-114
通过对肃北蒙古族自治县570名受众进行“分散填答问卷,当场完成,当场检查,当场回收”的调查资料,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受众对政府处理问题态度、对媒介满意程度、民族宗教差异态度等方面,分析了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受众对一些社会问题存在的态度及他们对媒介表达意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5.
1900年之前,天主教、基督教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迅速传播既与它们自身所具有的优点有关,也和在发生民教、蒙教冲突时它们能够获得列强的保护有关。教会虽然赢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大大冲击了该地区旧有的利益格局,因此在1900年这里的反洋教运动中,成为众矢之的,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6.
康熙朝的蒙古政策是在继承清初历任政权统治政策的传统基础上的大胆创新。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发面加强了蒙古各部同清中央政权下各民族的融合,以此来为统一而非一统的国家提供坚强的统治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康熙朝的统治从历史观上讲,推动了各蒙古文明的进程。法律的强化、文化的推广、科举制的实行、农耕的引入、政权参与的扩大等方面的努力促进蒙古各部从单一的游牧式牧业文明向游牧、农耕混合型文明的转化,并使之取得了很大的经济与文化成就。 相似文献
137.
138.
文章结合各种文献探讨了17~18世纪藏传佛教在伏尔加河流域土尔扈特蒙古中的发展情况,认为藏传佛教在当地蒙古社会中的持续发展和整饬,不仅维护了蒙古统治者的自身利益,也有力地抵制了俄国政府的宗教分化政策,捍卫了民族独立,更为土尔扈特蒙古东返中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9.
1688年,清政府派往俄国的使团成员写有三部旅行记,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当时蒙古地区的物产、经济、生活、习俗等状况。 相似文献
140.
清末新政期间的"筹蒙改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讨了清末新政期间的“筹蒙改制”问题 ,指出 :理藩院改为理藩部后 ,加强了和中央各机构的联系 ,多次对蒙古各方面情况进行调查 ,推动了蒙古地区新政的开展 ,特别是在维系蒙古王公和清朝中央政府关系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而这在当时的情况下 ,对维护国家统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阿尔泰办事大臣和内蒙古地区一些州县的设立 ,对蒙古地区开展新政以及防止沙俄入侵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