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43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20篇
丛书文集   237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794篇
社会学   177篇
统计学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黎族民歌是黎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反映,是一扇窥视黎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轨迹的窗口。  相似文献   
42.
Do differences in reported life satisfaction between societies reflect real differences or do they reflect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way people rate their experiences? Study 1 showed that imagining better or worse life situations affected student respondents’ ratings of their own life satisfaction, as predicted by range–frequency theory. Study 2 investigated how German and Polish students rated their actual life satisfaction and how satisfied they would be under three imagined scenarios. Study 3 similarly compared Danish and Hungarian students. Both studies fou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ating of the hypothetical situations, and moderate correlations between ratings of satisfaction in the hypothetical situations and reality, but in neither study were national differences in actual satisfaction predicted by differences in hypothetical satisfaction. Overal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national differences in rated life satisfaction are real rather than reflecting differences in how satisfaction is rated.  相似文献   
43.
Using data from the first two rounds of the European Social Survey, we examine the link between income, reference income and life satisfaction across Western Europe. We find that whilst there is a strong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and life satisfaction, reference or comparison income exerts a strong negative influence. Interestingly, our results confirm the importance of personal values and beliefs not only as predictor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but also as mitigating factor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reference income and life satisfaction. While our findings provide additional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e relative utility hypothesis, they are also consistent with Rojas’ (J Econ Psychol 28:1–14, 2007) Conceptual-Referent-Theory (CRT), which is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the salience of income and comparison income depends on one’s intrinsic values and personal beliefs.
Yannis GeorgellisEmail:
  相似文献   
44.
长篇经典小说《日瓦戈医生》的主人公日瓦戈医生,满怀抱负、达则欲有所为,崇尚自由、穷则独善其身。其悲剧人生遭际及成因,折射了前苏联十月革命前后近五十年的历史变迁。作品的深刻性及独特性震撼人心、启人深思深省。  相似文献   
45.
公民美德是公民对构成公民社会的他人及其合法组织的理性认同,市场道德则是市场主体关于市场活动所共有的道德倾向的确认。公民美德与市场道德存在一致性,表现在对个体性、权利的伸张和强调位序以及政府作为的平等诉求。但二者也存在冲突,这主要源于各自依据的原则不同、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同。解决二者张力的方式应采取现实且具有建设性的个案方式,而不能幻想提出一个或一整套对任何冲突都通用的指针。  相似文献   
46.
高校德育审美探索是当前高校德育改革的趋势.中国"天人合一"传统美学思想以"和谐"为核心,在人生境界上强调物我交融,在人际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以"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为依据进行德育审美探索,通过审美主体的内化和外化以实现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47.
贾平凹的《秦腔》是一部21世纪的寻根之作。面对新世纪中国乡村发展中的现实困境,他再度踏上寻根之旅,成功地建树了故土的父亲意象:生命父亲(夏天义)、文化父亲(夏天智)、上帝父亲(引生),传达了他对乡村荒败现状和乡土传统文化委顿的深度忧虑和思考,彰显了作者的社会批判意识和担负意识。  相似文献   
48.
鲁迅是思考着的,于是有属于他个人的尖锐难察的痛苦;鲁迅又是生活着的,于是也有属于他及其身边人的可察的温馨。从"神"到人,从成人到孩子,从思想者到生活者,鲁迅有着多面的形象,他带着不同的情绪和思想,穿梭在他自我创制的不同的文学世界中。生命与生活,在鲁迅的笔下,是两个层面的世界。《野草》体现了鲁迅不明来路、未知去路的生命意识;《朝花夕拾》体现了鲁迅及至今日、未忘昨日的温情意识。  相似文献   
49.
在后殖民翻译理论下,由于权力差异的存在,翻译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强势文化与受统治的弱势文化间斗争的语域场。在此过程中,强势文化中的译者依据他们的主流诗学对弱势文化中的文本肆意地篡改、删节甚至添加,以此构塑其心目中东方的"他者"形象,并通过强势文化主流表征系统中的思想观念将其复制和流通,由此,弱势文化中的文学作品受到不公正的"他者化表征"。这种"他者化表征"在后殖民时期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表现形态为文本选择、翻译取向以及为翻译而写作,在林语堂译和雪莉.布莱克(Sh irley M.B lack)翻译的《浮生六记》两译本对比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故此,处于非支配表征系统中的译者,为维护本族文化,应进行必要的"自我表征",即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彪炳文化差异,构建更理想的自身文化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50.
在西方哲学史上自我曾以灵魂、实体、主体、此在等诸多形态出现过。自我概念哲学演变的内在机制在于它是由古代哲学的自然反思即自我与自然的混沌状态发展到近代哲学的内外反思即主、客二分状态。到了现代哲学阶段研究自我概念的思路转换,一方面开始从理智的直觉转换为体悟的直觉,另一方面则开始从异化的、分裂的自我转换为统一的自我。哲学对“自我”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哲学的人学性质日益凸显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