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文章旨在通过横岭山墓地的个案研究讨论墓地情境分析方法,对考古学如何透物见人进行思考。通过情境分析确认了横岭山墓地中一些作为身份标识物的限制性器物,进而探讨当时的社会身份和等级以及性别等社会组织状况,对了解先秦时期百越族社会历史状况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2.
~~《马退山茅亭记》的作者是独孤及@徐翠先$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山西忻州034000~~~~  相似文献   
103.
普陀山供奉紫竹观音的历史,反映了道教与佛教的融合过程,同时对中韩两国间观音信仰及海洋文化的交流,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广布于日本、 韩国的三轮山型神话传说与中国的老獭稚型传说的关系, 曾引起中、 日、 韩三国 学者激烈争论, 虽然最后钟敬文先生力证其源起中国, 但终因无传播时间上的铁证, 至今仍不免让人生疑。 考察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的影响源, 日、 韩学者更易将视角置于韩国甄萱神话之上, 认为其系北方系神话传 说。 但是, 如果将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以及早于三轮山神话出典数百年的 《搜神记》, 与日韩三轮山型神话传 说在神话结构、 情节模式上进行比较的话, 可知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的祖型为 《搜神记》 的 “钟繇” 故事和 “猪臂金铃” 故事, 其发生地应为中国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属南方系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105.
衡阳本土作家郭林春深受衡岳文化的影响,其文学创作深深地打上了衡岳文化的烙印。郭林春创作中有着大量“衡岳文化意象”;勇于担当成为其固有的文学价值取向;兼具衡山湘水的沉实厚重和清新灵巧,铸就了郭林春文学创作刚柔并济的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106.
《追昔游集》是研究李绅的生平、仕途迁转的重要文献资料,对其所收诗歌准确系年是研究的基础。对前人系年有误之处进行补正,主要对诗人大和七年到大和九年所做的一组诗的时间线索做一大致的勾勒,并对《过梅里七首》《重入洛阳东门》《新昌宅》三组诗的创作时间予以考辨。  相似文献   
107.
泰山信仰即以泰山神(民间化后称为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为主的宗教神灵信仰。泰山神信仰源于远古的山岳崇拜,在明代以前,泰山神不仅因多次得到帝王的敕封、致祭而纳入国家祭祀体系,也因“泰山治鬼”之职而成为民间各香社崇祀的主体,泰山行祠亦已遍布域内各府、州、县,其在泰山乃至域内众神中的独尊地位是其他神灵所无法比拟的;而碧霞元君不仅兴起较晚,其民间杂祠甚至淫祀的属性亦不时成为世人抨击的对象,地位远在泰山神之下。但明代中后期之后,两者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碧霞元君犬有凌驾于泰山神之上之势,究其原因则与泰山神回归官方祀典、封禅活动的终结及碧霞元君神职广大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8.
中国的神祇形象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案中就显现出来,至佛教艺术传入西汉时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神祇观念。其中的重要标志就是西王母神像摆脱了"虎齿豹尾"的怪异特征而成为仙界女神,于是,原来西王母的所属"司天之厉及五残"功能转让于泰山神灵,泰山神灵逐渐成为地下神魔的代表,这样,天地人鬼的主神毕集,道教"三界"神祇及其相关的思想观念基本成型。  相似文献   
109.
李贽在麻城芝佛院讲学传道之际,被诬为“左道惑众”、“僧尼宣淫”,而受到封建统治者的迫害,李贽避难于河南商城黄檗山的法眼寺。在法眼寺,李贽继续讲学传道,撰写诗文,修订《易因》,而后随马经纶北上。文章对李贽这一阶段的历程及著述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0.
为了解昆嵛山引进物种杉木和火炬松的适应性和定居情况,利用样方法、样线法和统计方法,调查了杉木和火炬松的密度、胸径及其林下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等,结合群落中土壤种子库特征,从种群和群落结构组成层次上分析了引进的这两种乔木对昆嵛山生态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杉木种群能正常生长并生产种子和幼苗,具有自然更新能力,按照胸径分级各个径级植株都有一定的数量;火炬松植株能够正常生长,但是种群由Ⅳ级以上大树组成,未发现幼苗存在.(2)杉木林土壤种子库平均种子储量398.5粒/m2,其中杉木种子储量为3.35粒/m2;火炬松林土壤种子库平均种子储量为10.4粒/m2,但无火炬松种子存在.(3)杉木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表现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的格局,而火炬松群落则呈现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趋势.因为火炬松种群在昆嵛山不能自然更新,衰落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群落结构中的乔木物种多样性少,稳定性差,建议在火炬松群落处引入本地的常绿针叶树种黑松和赤松,以便在火炬松退出时不影响稳定的群落结构,有利于山地的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