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93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文章利用立体坐标法对中日民间艺术进行数字化记录,将日本的传统艺术"能乐"和民俗艺术"花祭"与中国江西省石邮村的"傩舞"进行对比,认为亚洲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艺能表现,在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情感、传达思想等方面具有普遍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52.
从嵇康《声无哀乐论》看音乐审美主体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我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论著,嵇康的音乐审美思想是一种关于审美主体差异性的思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受老庄哲学思想影响的自然观念和对于人的自由意识在音乐审美理论领域的具体落实和运用,并孕育出了重视和弘扬审美主体能动作用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53.
先秦名实之乱的根源在于礼乐文化本身,它内容和形式对立统一的特点已经潜伏了名实分离的可能.礼坏乐崩和名实之乱都是礼乐文化在解体过程中的表现.名与实没有彻底分离,为中国文化留下了一个严重的社会痼疾.  相似文献   
54.
工科院校音乐选修课教材的分析和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选修课身份出现的音乐教育对工科院校学生的特殊意义和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而实现其音乐教育价值的关键所在就是在合理原则下对音乐选修课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本文从目前音乐选修课对工科院校学生的特殊作用入手,对音乐选修课教材进行分析、比较,针对工科大学生的特点,提出以“为学生服务”为宗旨的教材选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55.
文章认为,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辞>和<杂歌谣辞>等类歌辞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少数民族作品.它们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艺术成就和史料价值,应当予以充分认识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56.
西汉上林乐府所在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府是西汉时从武帝到哀帝一百年间最为重要的宫廷音乐机构。文章认为 ,乐府不在城内上林苑中 ,其大致位置在长安城西 ,建章宫北 ,与平乐观相邻之处。文章在理清乐府、太乐、黄门、掖庭这些宫廷音乐机构的地域分布的基础上得出 :武帝立乐府于城外是出于郊祀游猎活动的需要 ,乐府被罢是由于帝王活动中心集中于宫中和礼乐活动走上正轨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57.
在功能语言学的视域下,鉴赏是语篇评价体系的子范畴,它是语篇作者创作态度的体现以及语篇语义协商籍以利用的资源。文学作品的美学风格可以从功能语言学的鉴赏角度加以分析,从而探讨作品的主旨和文体风格。  相似文献   
58.
美学语境下的音乐情感具有多重意蕴,它对于揭示音乐艺术的本质,以及从其基本特征上去建立音乐内容和形式间的较为普遍的联系等,都具有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59.
莎士比亚被认为是古往今来全世界最伟大的剧作家,诸多评论家给予他极高的评价。莎士比亚作品中充满各种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显示了莎士比亚极其丰富的想象力。但评论家在评论其作品时却很少涉及其中的修辞手法,这对深刻理解这位文学巨匠乃是一件憾事。文章列举其中一些修辞手法,并略加点评,与读者共同欣赏。  相似文献   
60.
由于开元天宝宫廷盛行的乐曲能从多方面满足中晚唐人对大唐盛世的追念,遂成为那个时代最受青睐的怀旧介质,乐人的命运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何满子临刑献曲的诸般传说,便是在这种社会氛围中产生的.强烈持久的怀旧心理必然影响文学创作,开元天宝史事轶闻成为中晚唐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怀旧心理的自然走向,决定了这类诗歌除了始终萦回着的感伤情调之外,写作重心随着时间的流逝,从中唐的侧重猎奇,逐渐转为晚唐的侧重反思,后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晚唐咏史诗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