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74篇 |
免费 | 86篇 |
国内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78篇 |
民族学 | 35篇 |
人口学 | 80篇 |
丛书文集 | 209篇 |
理论方法论 | 61篇 |
综合类 | 2244篇 |
社会学 | 67篇 |
统计学 | 4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86篇 |
2015年 | 105篇 |
2014年 | 181篇 |
2013年 | 284篇 |
2012年 | 234篇 |
2011年 | 220篇 |
2010年 | 190篇 |
2009年 | 180篇 |
2008年 | 199篇 |
2007年 | 228篇 |
2006年 | 192篇 |
2005年 | 189篇 |
2004年 | 149篇 |
2003年 | 150篇 |
2002年 | 104篇 |
2001年 | 80篇 |
2000年 | 48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01.
农地产权、要素配置与家庭农业收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仇童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1-24
利用广东省2492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地产权和要素配置对家庭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农业生产技术不变的前提下,农地和农业劳动力规模的增加会提高家庭农业收入;农地使用权通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而提高了农地规模对农业收入规模的正向激励,但使用权的完善也会激励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而抑制了农地规模和农业劳动力规模对家庭农业收入占比的激励效果;农地处分权通过赋予农户处置农地和劳动力的权能,分别提高和降低了农地和农业劳动力规模对农业收入的正向激励。最后,对农地流转和劳动力配置行为的分析也发现,农地产权通过赋予主体决策自由,从而提高了转入农地从事农业生产农户的经营绩效和农业收入。 相似文献
102.
海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地区差异分析——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DEA的Malmquia指数方法,对2000-2009年海南省及各市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解.结果表明,海南省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缓慢,而各市县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较大.推动海南省及各县市农业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则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共同影响,而海南省的规模效率普遍偏低,因此提高TFP增长率的途径应该是加快科技创新并提高投入要素的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03.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福州市6所幼儿园的151名幼儿教师进行测试,探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成人常模;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排前三位的依次是强迫症状、抑郁、躯体化;公办园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民办园幼儿教师;不同学历、不同年龄、不同月收入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差别不显著;教龄高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差于教龄低的幼儿教师;对自己的收入越满意、对职业越喜欢、职业满意度越高、职业幸福感越高,则心理健康水平倾向于越高。 相似文献
104.
开发我国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美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5-61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 ,一个国家竞争能力的强弱主要依赖于创新 ,而创新源于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笔者从分析影响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入手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开发我国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5.
阎向阳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2):69-72
基层民主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引起世人关注。本文从我国农村的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三个方面探讨了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推进民主进程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6.
陶永富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4):22-25
人的非理性因素诸如欲望、兴趣、激情、信念、意志等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负面效应.要充分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抑制、弱化其消极作用,我们必须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实现理性和非理性的协调统一,在理性的支配和指导下,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必须使人的非理性因素顺应社会客观规律,推动社会的发展;必须加强人的非理性因素的教育和培养,塑造现代理想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营造一个良好社会环境,加强社会的综合治理,使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推动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7.
陈连山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4
月亮是中国古代神话的一个象征符号。其能指是圆缺变化,所指是长生不死。寄居月亮之中的白兔、蟾蜍、嫦娥与桂树都具有不死特征,这些不死的意象共同构成了月亮的长生不死形象。这是渴望长生不死的中国古人赋予月亮的文化意义,而作为月亮的对立面太阳则被赋予短命夭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8.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该文通过反映金融业发展水平的8项因子,构建兵团金融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3—2012年兵团金融统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兵团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兵团金融服务业水平相对落后,但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03年后兵团金融业人力资本投入及保险业的发展是拉动当期金融发展的主要动力;2009年后,金融发展速度较快,金融产业结构成为金融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9.
田爱民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434-437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就业问题是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然而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逐步增大。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存在就业期望值偏高",就业难"与"有业不就"现象并存;综合素质与能力偏低,择业竞争力不强;缺乏对职业的了解,普遍存在择业困惑;就业压力过大,择业心理失衡;求职能力偏低,择业成功率不高。因此,大学毕业生应该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择业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强就业竞争力;科学定位职业,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克服就业心态偏差,培养良好的择业心理;增强求职能力,提高择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0.
李占乐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4):68-72
在现代社会,公民积极主动地参与政府的公共政策,除了基于自身利益追求的参与动机外,实现和促进与全体社会成员相联系的公共利益也是一个重要动机。改革开放以后,在公民个体的政策参与逐渐增多的同时,我国以民间组织为主体的各种利益团体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活动也逐渐增多。同时在我国公民的公共政策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公共政策参与中公民层面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参与意识不强、参与能力不足和参与的组织化程度不高3个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