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0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117篇
民族学   5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95篇
丛书文集   421篇
理论方法论   227篇
综合类   1997篇
社会学   369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81.
张红 《西北人口》2007,28(1):58-62
本文主要从辽宁省基本社会特质入手,从制度的角度展开“新失业群体”存在的根源分析。主要是从东北老工业基地特有的三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来分析“新失业群体”何以在辽宁省特别突出。即由于劳动力市场三元分割,使得“新失业群体”在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职业流动发生障碍,导致了“新失业群体”的失业。  相似文献   
982.
崔新明 《西北人口》2007,28(2):37-40,4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针对绳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状况的调查显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成效显著,为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档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此次实地调研、访谈,收集相关资料,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以及相关理论,就绳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983.
伴随着经济地理格局的空间演变,我国人口迁移流动更趋活跃。文章在梳理已有研究基础上,首先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多区域人口区位选择模型,揭示了人口空间流动的影响机制;然后以西北地区为例,选取2017年CMDS微观个体数据和城市层面特征数据匹配,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检验人口流动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从西北地区整体来看,区域地方品质、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潜能、收入水平是影响人口域外流出的主要因素,而提高第二产业比重及工业化水平有助于抑制人口域外流出;从西部地区分省区来看其影响因素具有区域异质性,宁夏人口域内外流动对于地方品质敏感度最大,接近陕西的16.47倍、甘肃的2.72倍,产业结构对宁夏地区人口流动的影响也很大,而收入水平对陕西人口域内外流动具有显著影响;从流动人口受教育水平看其影响因素亦具有人力资本异质性,大专及以上流动人口对于地方品质的敏感度最大,约是初中及以下流动人口的1.90倍、高中与中专流动人口的1.39倍;地方品质是影响未来人口流动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结论可为优化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空间配置,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84.
陈磊 《城市观察》2011,(4):84-93
以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为主线,选取伦敦、纽约和东京三个典型世界城市为研究对象,从这三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出发,试图通过从科技进步、工业化进程、经济发展到世界城市这一链条研究世界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阶段、特征与规律。  相似文献   
985.
汪泓  孙建平 《科学发展》2011,(12):47-69
基于上海郊区新城建设体制机制现状,分析新城建设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当前遇到的发展瓶颈,重点提出上海郊区新城建设中体制机制优化和完善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86.
Many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s continue to be unsuccessful, and while researchers have studied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es, relatively few studies directly address new product launch. We do so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and posit that supply chain intelligence, defined as technological and competitive knowledge sourced and integrated from suppliers, customers, and competito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xplaining new product launch success. We further employ the knowledge‐based view to theorize that both supply chain adaptability and product innovation capability act as important mediators of the effects of supply chain intelligence on new product launch success and firm financial performance. While the former capability refers to a firm's ability to quickly adjust its supply chain to react to market and product design changes, the latter refers to the firm's proficiency in developing innovative new products. We test hypothesized relationships among these factors utilizing data collected in a survey of 229 U.S. manufacturing firms. Results point to the central role of supply chain adaptability in capturing the benefits of supplier technological intelligence for enhanced product innovation capability, new product launch success, and firm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 contrast, product innovation capability serves as the generative means by which customer and competitor intelligence is translated into more successful new product launches, which, in turn, produce superior firm financial performance. Overall, these findings contribut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factors that can explain why certain product launches are more successful than others, and offer practical insights for appropriate invest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knowledge resources.  相似文献   
987.
Innov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every firm's ongoing operations. While new product and service creation is an essential task to ensure a firm's immediate success in the marketplace, process and supply chain innovations can also create a unique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the future. Encouraging innovative thinking, developing new innovations, and managing the processes by which those innovations are developed are critical aspects of today's firm. Consequently, research which aids in the cre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innovative firms is an important topic of inquiry for research communities on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cluding the operations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unities. We review the literature in this important area and offer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the following topics: innovation within a firm and across the supply chai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new product and servic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988.
运用概念操作化方法,从空间可及性、时间可及性和经济可及性三个维度,构建了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以1993—2003年陕西省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和我们采集的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出新农合对农村居民卫生服务的空间可及性、时间可及性和经济可及性的影响程度;并从提升基础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完善医疗救助体系、逐步实现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运行三个层次,提出进一步增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89.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复兴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辛亥革命的发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推动民族复兴大业的四次历史性总结,有丰富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90年来取得了辉煌成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保持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性,对于实现民族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0.
英国现代主义作家A·赫胥黎对法西斯主义的批判重在法西斯行政模式和对法西斯社会心理学的分析。他的反法西斯主义思想构成了他政治意识的一部份,形成他文学作品和文论的重要主题。从"社会批判理论"的视角解读赫胥黎的反法西斯主义思想,揭示代表作《美丽新世界》社会批判意义的一个全新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