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0篇
  免费   669篇
  国内免费   151篇
管理学   231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48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564篇
丛书文集   1370篇
理论方法论   692篇
综合类   9050篇
社会学   693篇
统计学   181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795篇
  2013年   820篇
  2012年   868篇
  2011年   1053篇
  2010年   911篇
  2009年   903篇
  2008年   749篇
  2007年   917篇
  2006年   827篇
  2005年   669篇
  2004年   550篇
  2003年   489篇
  2002年   353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We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e U.S.-Japan trade restraint on automobile prices and quality upgrading, for both Japanese imports and American small cars. From April 1981 to April 1984 the suggested retail price of all Japanese models increased by 15.8 percent, or 5.3 percent per year. We find that nearly the entire amount of this rise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upgrading of individual models. This upgrading may benefit consumers who would purchase a luxury import in any case, but harms those who desire the basic imports. In addition to upgrading, we conclude that a second cost of the trade restraint has been to prevent the yen depreciation from being passed onto American consumers, in terms of lower imported auto prices. For U.S. small cars we find a 9.1 percent rise in the suggested retail price, or 3 percent per year, with a fraction of this amount due to model upgrading. If the yen depreciation had led to lower import prices without the trade restraint, then we expect that U.S. auto prices would have been lower, too.  相似文献   
32.
随着中国加入WTO ,社会保障事业开始与世界接轨。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及确立。在建立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过程中 ,遇到很多问题 ,还有很多内容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3.
Many recent institutional reforms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have reli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an explicit scheme of deposit insurance. This instrument aims at two main targets, contributing to systemic stability and protecting depositors. However, it may also affect the interest rate spread in the banking system, which can be viewed as an indicator of either inefficiency or market power in this financial segment. This paper provide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deposit insurance and other institutional and economic variables on bank interest rates across countries. We find that deposit insurance increases the lending–deposit spread in banking. The main effect seems to arise not from the deposit side though, but from an increase in the lending rate. We interpret this result as evidence of the presence of moral hazard problems related to this instrument. We also find that higher quality of institutions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spreads, thus contributing to eroding sources of market power in the banking sector.  相似文献   
34.
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运行效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信用社改革及其运行效率是当前中国金融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农村信用社运行效率的高低依赖于改革的主导力量及其模式的具体选择。中国农村信用社已经历了多次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反反复复的体制性变迁,产权制度及治理结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其运行效率较低。结合在江西若干县(区)的调查,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运行效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农村信用社运行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5.
肇始于八十年代初村民自治兴起的我国乡村政治文明建设,至今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政治文明建设在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制度的缺憾与村民民主意识的淡漠。因此,必须从完善乡村政治制度和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入手,推动乡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6.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民间金融在我国农村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农村民间金融的主要运行形式有:农村信用社(属于国有金融那部分除外)、农村合作基金、合会、民间借贷、私人钱庄、民间集资和小额信贷等。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民间借贷的利率失控、农村民间金融潜伏着金融风险、容易产生经济纠纷、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困难以及还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等。因此,规范和发展农村民间金融,应明确民间金融的地位,改善农村金融领域中二元结构的紧张与对立;将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造成真正的民间金融;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将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范围;继续支持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发展;建立农村民间金触机构存款保险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37.
统筹城乡发展与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不畅阻碍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政府应从城乡两个方面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即建立与土地流转制度相关的制度体系,包括土地使用权市场、培育土地流转中介组织、集中使用农业补贴和以土地换保险等制度。为确保土地流转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镇政府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双赢,政府应对自身行为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38.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民社会分化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农民工。按其居住地和从事职业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在乡在土型、在乡离土型、离乡离土型、离乡在土型四种类型。在乡在土型农民工既在家乡附近的企业打工,又经营土地,二者所得为其经济来源;在乡离土型农民工在家乡附近的企业里打工,不再经营土地,完全把打工收入作为经济来源;离乡离土型农民工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完全和先前的承包地脱离关系,打工收入为其经济来源;离乡在土型农民工虽然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但家庭承包地仍然经营着,二者所得为其经济来源。文章的目的在于更深入地研究农民工,认识不同类型农民工的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需求,为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有效地解决农民工问题。  相似文献   
39.
在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城市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现象值得关注。对此问题,众多学者曾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但大多是就现象而论。这里则从产业结构升级与相应的人力资源素质关系分析出发,认为"民工荒"是民工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不适应的结果,其根源在于民工双重身份所衍生的诸多问题,对此背后之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就"民工荒"现象带来的警示进行了揭释。  相似文献   
40.
新课程下的教育评价:趋势与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结合国内外正在进行的评价实践,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新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在评价主体上呈现出主客体之间渗透的互动过程;在评价目标上强调鉴别性与导向性并重;在评价方法上注重质性与量化之间融合的多元化走向;在评价途径上突出目标性和过程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