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74篇
社会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1.
上海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外向型城市,它既向摩登的绅士淑女张开臂膀,又给传统的少爷小姐推开大门。东方蝃蝀在40年代中后期登上文坛,以小说集《绅士淑女图》引起关注。本文对东方蝃蝀40年代小说创作的分析,试图拂去张爱玲的遮蔽,凸显东方蝃蝀个人化的艺术嗅觉。东方蝃蝀挑选自己熟悉并易于把握的题材,偏爱上海都市婚恋的日常化叙述。都市青年男女的婚恋选择折射出中西文化的激荡和新旧生活的交替,既给人带来新的刺激与诱惑,又伴随着困惑与失落。  相似文献   
112.
现今的网络小说进入了一个繁盛的时代,并引领着大众的阅读热潮,但在网络小说百花齐放的表象下却杂草丛生:网络小说对利益最大化的追逐导致了小说成了纯娱乐、纯感官刺激的消遣品,因此必然抛弃文学所坚守的精神追求,沦为商业时代下没有特色的商品,并大量复制,充斥市场,这对广大的读者来说是在不断吸收没有营养的精神快餐,有害无益。  相似文献   
113.
郭沫若现代小说表现了一个极有深意的艺术世界:自己太多的梦想与追求在残酷现实撞击下形成了碎片。郭沫若对这些碎片用新的人生体验与感悟重新进行检视和整合,于是他的作品表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意识及生存困境的思考,对历史重负中的芸芸众生的生命意识、生存方式的艰难感悟,对中国革命前途的乌托邦寄托,对弱小民族的弱势心理与克服弱势心理的复杂过程中的艰难抗争,在历史的行进中,身陷历史进程的局限与历史的必然要求之间的两难选择。所有这一切构成了郭沫若精神灵魂的裂变图,对此的整体表现与艺术的整体把握,构成了郭沫若现代小说的独特的艺术世界与文化世界。  相似文献   
114.
史学名著<三国志>与<史记>、<汉书>流誉千古,时人评其书曰"并迁双固".依<三国志>而通俗化的各种话本,戏剧乃至成为演义式的小说,其最著者是<三国志通俗演叉>,人称<第一才子书>,士林及民众莫不喜读其书,可谓雅俗共赏,家弦户诵.从文化视野考察,文、史各行其道,两苑各擅其芳.随时代之演进,民众需要文化,文化之持续发展亦有赖自身的通俗化.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满足大众对文化的渴求.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是雅文化与俗文化互补成功的典范,彼此交相辉映,体现了雅、俗文化自身的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115.
《小说月报》是中国新文学史上重要的大型文学月刊。沈雁冰担任主编后,对《小说月报》进行大胆改革,使之成为发表新文学作品的重要阵地,新文学史上许多有影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都在该刊上发表过文章。《小说月报》的改革成功,标志着新文学运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6.
章回小说作为一种小说文体类型成熟之后,直至20世纪上半期人们普遍接受“章回体”这一小说文体概念前,其“名”与“实”之间的对应在很长时期内存在错位。因此很有必要结合章回小说文体的生成演变过程,梳理章回小说称谓的演变史,辨析不同历史阶段人们用来指称章回小说的不同概念,替“章回体”正名。  相似文献   
117.
於鲸 《北方论丛》2006,(5):42-48
自第一部哥特小说诞生之后的240余年来,英国哥特小说批评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变化。大致可以将这一过程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边缘化阶段(1764-1920年)、合法化阶段(1920-1970年)和批评视角多元化阶段(1970年至今)。而欧美英国哥特小说批评在后两个阶段又先后呈现出两次大的转向,即心理研究转向和文化研究的转向。梳理这一发展过程并予以评说,对于国内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显然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8.
"素政堂主人"为冯梦龙之子冯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才子佳人小说出版家“素政堂主人”姓名及简况的考证。根据《列女传演义》“东海犹龙子”序后的“龙子犹印”、“素政堂”两枚印章,推知“素政堂”即冯梦龙所有之堂。但素政堂主人从事才子佳人小说出版事业时,冯梦龙已死,故素政堂主人当是冯梦龙后人。再据其他资料,推定素政堂主人为冯梦龙之子冯焴。  相似文献   
119.
赛珍珠在进行小说创作时,除自觉接受中国文化影响外也在自觉汲取西方文化的营养,她对狄更斯小说创作的借鉴就是典型的例证.通过对赛珍珠的<大地>、<龙子>、<同胞>与狄更斯的<双城记>、<圣诞欢歌>、<艰难时世>等小说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赛珍珠在社会题材的选择、人道主义主题的确立、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情节结构的设置安排等方面都对狄更斯有所借鉴并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20.
清末民初时期是中国的"启蒙时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也是韩国的"开化期",此时期梁启超流亡到日本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小说观的论文,同时韩国文人申采浩拿起笔来为祖国的未来奋笔疾书。梁、申二人把小说当成革命的工具,甚至视之为改变整个社会和政治格局的基本手段。本文通过中国近代文人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对韩国近代小说的影响,分析了中韩文人在小说观上的交流,重点以韩国文人申采浩为例研究了梁启超对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