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74篇
社会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王朔小说之“新”,主要在于其反讽特征和后人道主义思想倾向。但从历史传承角度审视 ,王朔小说的生命力却在于对前人创造的“俗套”的继承  相似文献   
242.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是纪录片主要的构成要素之一,以其有声语言的特殊优势不仅仅起着传达信息的作用,而且作为一个修辞文本,也呈现出了别样的修辞审美特色,主要表现在纪实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辨美、逻辑美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43.
近几年的文坛中出现了一种严歌苓热的文学现象,从普通民众到专家学者,严歌苓的小说都被予以高度关注。严歌苓的代表作品很多都被改编成了影视剧,同时她也成为了小说作品被改编为影视最多的作家之一。本文将结合她的小说文本,分析其小说的独特魅力及其所包含的影视特征,进而阐述严歌苓小说能引发影视改编热的原因及其带来的文学思考。  相似文献   
244.
"赵氏孤儿"型故事从唐代以来就以各种形式在小说及戏曲中出现,明清两代是"赵氏孤儿"型故事的繁荣阶段。当代金庸先生是最擅长利用此类模式的大家。  相似文献   
245.
赛珍珠在创作中国题材小说的同时,长期阅读西方小说,同时博览中国作品,特别是小说,最后走上了研究、宣传和翻译中国小说的道路,发表多篇中国小说论,包括诺奖受奖演说《中国小说》。她的研究跨越中西文化,将中国小说置于中国文化语境之中进行历史考察,同时带有自然而强烈的比较意识和对话性,并倡导、也体现出一个跨文化对话者所应具备的他者智慧。研究赛珍珠所做的中国小说研究的特征以及其中存在的局限,对于当下的赛珍珠研究、中西小说比较以及跨文化对话的深入展开,对于国际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理论与实践均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46.
迄今为止,学界研究张爱玲小说多偏重于阐发它的现代性文化特质上,而忽略了其文本其实还存在着浓郁的市井意识,即便论及,也是浅尝辄止,论文深入阐述了市井意识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这种市井意识主要源自本土文化遗产的传统市民文学,世情、言情、闺闱、“传奇”文体谱系等构成了张爱玲小说创作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47.
明代是评点文学的全盛时期,评点成为明代最重要的文学批评方式,这样的风尚也反映在龙学研究上。明人以创作实践为出发点,结合当时的文学思潮和自身创作经验以评点的形式对《文心雕龙》展开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文心雕龙》的评点者多为文学大家,他们多从细节入手来揭示刘勰的为文用心、阐发全书结构特点、指摘警句、评论行文风格,表现了对文本的主观感受和理性思索。明人对《文心雕龙》的评点虽在深度上有所欠缺,但却代表了明代龙研究的重要成果,并开阔了后学者的思路,成为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史学史上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48.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来源,“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进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五四时期,《小说月报》大力译介英国、法国文学,摸索了剔除、强化和妥协等三种西方文学进入中国的途径,形成了这一时期较为典型的“翻译现代性”理念与实践。然而,对于中国这样的不发达国家来说,经“翻译”而来的文学“现代性”追求是复杂而多向度的,其意义并不仅仅局限在文学领域,不只是一种打通了域外文学/翻译文学/本土文学之间界限的中国“现代文学”构造过程;而更多是一种建立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的差异与冲突间的跨文化抉择,也是一份消弭了文学性/社会性彼此不同指向而呈现出自省感、责任感与使命感交混的矛盾而又宿命的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实践。  相似文献   
249.
王蒙季节系列小说标点符号用法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丽 《文史哲》2004,(5):76-82
王蒙的季节系列小说表现了作者一贯的语言狂欢特征,其中标点符号的独特用法增强了小说语言的表现力,使小说语言更加口语化、更富有节奏感和画面美,创造了标点符号与小说语言完美结合的典范。在这些小说里,标点符号不仅是断句的标志,而且使语句更传神,有时甚至跃居于文字之上,形成一个又一个以某个标点符号为中心的语流。标点符号一方面贴切地帮助语句精确地表达意义,另一方面又给语言增添了立体感,某些章节由于标点符号的出色运用而获得了意外的成功,使无声的阅读有了朗诵的效果。小说中一排排惊叹号使得语言高潮迭起,激情澎湃,无数的问号造成一种凝重、深沉的气氛,表现出作品的理性色彩,若干省略号的独特用法使小说庞杂的内容得以删减,疯长的语言得到控制。与其说王蒙特殊的小说题材和语言风格决定了标点符号的运用特点,不如说是那些具有强调意义的标点符号遇上了一位善于制造语言强烈色彩和夸张效果的作家,王蒙使小说文字与标点符号相得益彰,标点不再游离于句子之外,标点符号不仅是语言形式上醒目的符号,也是内容与情感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