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0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48篇
管理学   89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509篇
理论方法论   112篇
综合类   2806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1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在话语理解中 ,通过解码获得语义 ,通过推理得出说话人意图。在语用学的发展过程中 ,话语理解的重心逐渐转移到推理过程 ,Grice的推理模式就是这种发展的代表 ,认为交际中人们遵守着合作原则以及相关准则 ,违背某些准则是为了表达暗含意义 ,需要推理求得理解。然而 ,Grice过分强调暗含意义 ,而且合作原则及有关准则来源不清 ,严重地削弱了Grice推理模式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242.
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规则"--论哈贝马斯的规则观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尤根·哈贝马斯的规则观涉及三个理论问题:遵守规则的条件、规则意识的产生和规则正当性的辩护.他把主体间性看作是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关键:离开了主体间性,就无法知道某人是不是在遵守一条规则;离开了主体间性,就既不能形成"规则意识",也不能从"规则意识"中发展出"原则意识"、分化出"价值意识".离开了主体间性,更无法为规则的正当性提供辩护.哈贝马斯之所以关注规则概念,是因为他关注这样三个实践问题:"区别于自然现象的社会现象的研究何以可能?"、"现代社会中真正自由的人格何以可能?"、"现代社会制度的合法性辩护何以可能?".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哈贝马斯用他的交往理性概念来扬弃康德的实践理性概念.把康德关于"无规则即是无理性"的观点和哈贝马斯的"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规则"的观点综合起来,可以得出"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理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43.
传媒产业化时代名记者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记者”是一种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源。以现代组织理论来分析 ,则不难看出传媒产业化时代“名记者”培植的战略意义 :恢复“绩效原则”的神圣地位 ,建构共同体文化 ,使媒介组织在风险社会中“适应性变形”,凝结组织强文化 ,实现媒介内涵式发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44.
柏拉图正义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临雅典民主政沽濒临崩溃、极端个人主义盛行的衰败形势,柏拉图把正义当作治疗社会不幸的药方。通过批评传统的正义观,柏拉图提出了贯彻内在性原则和政治性原则的正义理论:就个体而言,正义是使个人自我一致并达致完善的美德;就社会而言,正义是使社会内在和谐、完善的社会自觉。并且依柏拉图而言,正义有着专门的分类,即“四德”。  相似文献   
245.
周淼龙 《云梦学刊》2003,24(6):87-89,93
将写作发生的起点,从过去的“审题”还原到生活之中,从而使整个写作发生机制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功能上,从“应试”变为了“应世”;从一个封闭的自控系统变为一个必须适应语境的开放的自调节系统。这给写作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参照。  相似文献   
246.
高校引智工作应讲求效益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引智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讲求效益原则。高校引智效益包括学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高校引智工作实践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贯彻效益原则:一是引智的目标和项目;二是保证外国专家的质量水平;三是优化外国专家的结构;四是改革和完善高校引智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五是提高外事部门的管理效能和外事干部的素质。  相似文献   
247.
张载哲学生动、深刻地阐述了人的主体性问题以及天人关系的形成,论证了"天"与人合一的现实性。张载哲学把人的崇高精神境界上升到形而上的层面,为人的精神关怀、精神理想确立起一个终极目标,这个终极目标不是虚幻的、遥不可及的,而是现实的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接近的。  相似文献   
248.
由于道德这一概念所固有的特性———语义模糊,弹性较大,人们在理解上难免产生偏差。是故,对"以德治国"的德之标准进行必要的梳理显得极为重要。文章从道德的传统精神动力的现状分析入手,指出应以双向利益让渡弥补传统的精神动力之不足,说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标准是一个五层梯级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49.
透明度原则与地方立法公开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TO对于中国立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所谓"入世",在某种意义上是指法律的"入世",是中国国内法与WTO规则及国际惯例的接轨.WTO的透明度原则对成员方的立法提出了公开的要求.然而与WTO透明度要求相比,在我国的地方立法中还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和"暗箱操作"的现象,缺乏一套完整的立法公开制度.为此,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立法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与立法公开相配套的法律制度,是实现立法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50.
在唐代因科考而重《文选》的普遍风气下,杜甫在其《宗武生日》诗中督责其子研习《文选》,却主要是为了绍述家学和继承传统的目的.对于"熟精《文选》理"的"理"字,其基本内涵应在"使字"和"诗法"两项.前者指向形象意境,后者偏于形式技巧,杜甫以此为研习《文选》着手之处.但抉取其中的精髓,关键还在对于前人遗产必须采取分析的方法和"乐取于人以为善"的态度.这一方面是基于杜甫所持的文学发展观念,同时也可以从其创作实践得到验证.作为诗歌革新家,杜甫实行"以文为诗"和"援古入律"等措施,都离不开对《文选》的学习和借鉴.据此可知,"熟精《文选》理"实为老杜一生心得之言.其中"熟精"二字,尤堪研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