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10篇
人口学   34篇
丛书文集   75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481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51.
金亡至南宋灭亡(1234-1279)前的蒙元时代,就词曲嬗递过程的文学生态而言,“乐府文学”流衍的含义系指存在着一个“亦词亦曲”的阶段;其次则指在曲体体式形成、确立后,仍复有一个词曲并行而同被目为“乐府文学”的时期。词曲的合流为“乐府”而并行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又因其所属音乐体系并非同一个,这种“并行”、“合流”也必然是阶段性的。元人广义的“乐府”观中是包含着那部分在蒙元特定时期仍然可歌的词体文学的,元人明确区分词曲的自觉意识乃萌生、形成于元代中后期。元人“乐府文学”观的建构的一个基本导向就是严雅俗之辨及其下的尊体意识,元人“乐府观”中的尊体意识最终结出的是“大元乐府”与唐诗、宋词有同等文学史地位的“鼎足论”。  相似文献   
52.
齐染时代是陶渊明这一化原型成型的关键而又重要的时期,陶学与陶渊明接受的成就都达到了南北朝时代的高峰。作认为,沈约用大量的史实完成了陶渊明这一隐逸化原型的打造。江淹第一次在学史上对陶渊明的诗风给予界定,第一次认定陶渊明的田园诗的开创之功,并首次确立了陶渊明的学创作在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3.
《说岳全传》"说本"来源和乾隆成书说新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说岳全传的>的"说本"来源,以往的著述往往只言片语一略而过,而从文献佐证和文本内证两方面可以为该说法提供更多的依据.至于成书时间,则通过一个微小的发现和对作品内容、作者立场渐趋温和中立的分析,而肯定了"乾隆九年"成书之说.  相似文献   
54.
从接受角度论述吴越文化对周氏兄弟的影响 ,强调的是主体能力的亲近与吸收。周氏兄弟的经历与个性不同 ,造成了他们对吴越文化吸收的差别 ,由此形成了他们为人为文的迥异。  相似文献   
55.
本文通过对鉴湖区域越文化内涵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了以越文化元素提升鉴湖个性和品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6.
“月氏”读音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氏”,今有两读。本文通过对诸多史籍中关于“月氏”地理、历史的考察,并从音理、字形对其进行了分析,可以确定“月氏”应读为“肉支”。  相似文献   
57.
孔子在《论语》中没有提出“生态”的概念,但在他的言论中包含着丰富而鲜明的生态意识,并在后来的儒学中得到发展。《论语》中的生态观是作为“乐”的前提条件,通过“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表达出来的。同时它也是儒家“仁”与“和”的哲学思想现实层面体现。  相似文献   
58.
"雒田"是古越人耕种的稻田,其名见于秦汉史籍,语源出自壮语的na2lu:k8(山谷田)."榃"是古越人后裔壮人创造的方块壮字,其语源为壮语的tam2(鱼塘).从此字的构造看,壮人的"榃"式鱼塘,是由山谷田改造而成的.两字的语源反映了古越人以田耕为主,局部(因势)向渔业转换的历史画页.  相似文献   
59.
《故事新编》与新历史小说有一些共同点,但在是保留一定史实还是完全虚构、是把历史凡俗化还是进一步在"审丑"中走向鄙俗化,以及面对历史虚无所采取的姿态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比较,力图为当下的历史小说创作提供某种适宜的尺度。  相似文献   
60.
This research analyzed the major metaphors the U.S. government created to define the post-September-11 world realities, including “Second Front,” “Axis of Evil,” “Old Europe,” “Responsible Stakeholder,” and “Color Revolution.” The metaphors are found to be rhetorically advocating and share the archetypal metaphor of “democracy vs. tyranny” and “freedom vs. oppression.” The metaphors had their origins in the U.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es, and the images they created highlighted aspects of the moral and ideological considerations but hide certain aspects of the realpolitik motiv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