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1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海外学者成中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在中西文化的参照中,努力拓展哲学系统的思维空间、研究方法和建构模式,朝着跨文化、跨学科的方向迈进。美学理论是成中英整个思想系统的重要一环。成中英是精通美学本质的哲学家,在中国美学特色、美学本体与诠释等问题研究方面,博观约取,趋向一种大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92.
本文针对王元骧先生的《"后实践论美学"综论》一文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批评提出商榷意见,主要观点是:第一,该文把实践存在论美学归入"后实践论美学"是不符合事实因而是不妥的;第二,通过对马克思实践观和存在论的辩证阐释指出该文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已经"与马克思主义‘实践’原则分道扬镳"、并"试图把马克思的‘实践论’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融合在一起"的批评同样是缺乏根据的;论证了实践存在论美学主张生成论、建构论的合理性,是突破和发展实践美学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93.
先秦哲学对宇宙本体的回答可以归结为两种,即天本论与道本论。儒家、墨家属于前者,道家、法家属于后者。与古希腊哲学的始基相比,被先秦哲学奉为宇宙本体的天与道具有相同性和相通性,体现了中国哲学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先秦仅有的两家“显学”均出自天本论。作为中国哲学的初始形态,先秦哲学与宗教天然合一,儒家、墨家的尊天、祭天满足了人的宗教诉求,在孔子、孟子和墨子那里,天是宇宙本原,也是祭祀对象。这表明,天与道又有差异性,天本论浓缩着宗教情结,有宗教功能,这是道所没有的。另一方面,在先秦同为“显学”的儒家与墨家,在秦后命运悬殊——儒家被独尊、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墨家式微、甚至成为绝学。究其原因,这是因为儒家文化是伦理本位,强调以道德完善的方式与天合一,并且突出天人之间的上下关系,这些迎合了‘宗法等级的需要;墨子崇尚功利,把天人关系说成是互利互惠的平等关系,功利主义旨趣尤其是其平等意识为社会所不容。  相似文献   
94.
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之一,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对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在早期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中,他把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解读为历史本体论;在晚期的《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他纠正了前期解读的错误,把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解读为社会存在本体论,为当代本体论研究的复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其受自身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他的解读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相似文献   
95.
僧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名杰出佛教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般若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佛学的形成.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哲学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僧肇以非有非无为万物的本体,主张寂用一体,使秦汉时期的经验式的宇宙生成论走向了抽象的宇宙本质论.从知识论角度看,僧肇哲学以沤与般若两概念,讨论了知识与智慧的关系,纠正了庄学绝圣弃智的极端.从人生哲学角度来看,僧肇主张万物非有,故物我俱一,万物非无,故抱一湛然,最终体之以为神.  相似文献   
96.
蒂里希是从人的生存出发以本体论的方式来建构其文化神学体系的。本体论的方法是他的最重要的思维方法。本体论是指对存在的性质作哲学分析。一个本体论概念的功能,是要运用经验的某一领域去指示存在本身的特点,勇气作为一把理解存在本身的钥匙,就是一个本体论概念。本体论方法对于每一种宗教哲学都是基本的。  相似文献   
97.
本文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彻底否定”的观点,认为本体论是哲学的内在精神、本体论是哲学思维特征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否定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和本体论,它同样是以本体论为核心的哲学。  相似文献   
98.
儒学的禅学虚化--袁宗道的心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宗道的“心学诠释”完全按照心学套路而彻底消解儒学本体、全盘拆解入门矩 ,卒归禅学“随缘任运”的“生死解脱”之旨 ,它以晚明士人心性之学的典型个案反映着作为时代之学的阳阳心学对士人“学问”的深刻影响和对士人精神的深度渗透 ,并以弃儒之禅显发了心学一门的佛禅本质  相似文献   
99.
直觉或直觉思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征,这种直觉或直觉思维是基于对世界本体或生存本体的理解,表现出对人的生存价值和终极意义的探究,从而使中国传统哲学显示出不同于西方传统哲学的文化特质,同时也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西方虽然理性主义长期占主导地位,但康德之后,也出现了从本体论意义上论证直觉思维的各种思潮,它们注重对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的探讨,与中国传统哲学有某种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100.
哲学基本问题贯穿整个哲学史 ,古代本体论哲学并没有自觉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近代认识论哲学由于自觉到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因而使哲学基本问题获得了“完全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全面论述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并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二者真正的统一。只有历史地考察哲学基本问题 ,才能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才能在实践中坚持唯物主义 ,反对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