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90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宋元南戏剧本流传于世者甚少,给今人的研究造成极大的不便。然而,在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的福建古老剧种莆仙戏中,却完整地保留了一批佚失已久的南戏剧目。比如《王魁》、《刘锡》、《陈光蕊》等剧目,与早期南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研究南戏十分宝贵的资料。通过对其考察与辨析,将为南戏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材料,也可为南戏研究开拓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2.
韵白,就是用中州韵语音念的说白。在昆剧和京剧界难度最大。通过对昆剧和京剧韵白声调及变化规律的比较,发现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笔者认为这与京剧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73.
苏珂 《学术探索》2012,(7):161-164
傩戏作为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分支和载体,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至今仍在许多地区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从傩戏的艺术形式,即表演、舞蹈、造型等入手,尝试探讨艺术与审美对于傩戏的传承与演化的功能性作用,并尝试从傩戏的起源与发展中,进一步分析和揭示傩戏的象征性的功能意义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4.
鲁迅创作<故事新编>,借鉴了多种艺术方法,目连戏艺术的借鉴和运用甚是突出.两者表现出诸多趋同性,诸如:文本意义的寓言性表达、抽象化类型化人物创造和怪诞化的情节等.当然,鲁迅有对中外多种艺术方法的自觉运用,因而<故事新编>便有对目连戏艺术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5.
在当前的全球文化空间里,大部分的地方戏曲显得日渐冷落。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东北二人转却异常火爆,确实值得人们深思。通过对黄梅戏与二人转的共性比较,分析后者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关键所在。借鉴二人转的发展与传播经验,针对促进黄梅戏的跨文化传播可采取合理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模式;实现人才的规模化,并在此基础上催生领军人才;把握创新与继承的完美结合;加强与现代文化传媒的融合等。  相似文献   
176.
以吉剧文本《石头门》为研究范例,主要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探讨吉剧文本的人物语层特点,指出《石头门》在语言使用上的借鉴和融合是非常成功的,作者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实践对寻找戏曲艺术的脱困之法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77.
日本的昭君母题创作历时10余世纪,较早的作品收录在汉诗总集《文华秀丽集》中,为一辑嵯峨天皇君臣的昭君主题诗会吟咏作品。通过对其作品、作者、体裁和题材的了解和初步分析,可推估九世纪昭君母题文学流播之概貌。  相似文献   
178.
京剧程式是京剧表演的语言,也是规训京剧演员的内容和方式。京剧样板戏通过程式建立了一套权力机制,用于规训民众的身体,从而规训民众的革命身份。民间表演对程式的解构却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权力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179.
牛灯戏是安庆怀宁地区独有的稀见戏曲剧种,2010年被安庆市人民政府列入安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面对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包括牛灯戏在内的稀见戏曲剧种普遍生存状况不佳。基于实地调查,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关注和考察怀宁牛灯戏:梳理其历史渊源,总结其文化功能,分析其传承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以期对安徽省稀见戏曲剧种的传承和保护路径进行初步探讨,为研究安徽区域文化的特殊性和促进地域文化和谐发展提供更多资料。  相似文献   
180.
黄梅戏语言艺术颇具特色,比兴、反复、比喻、用典等修辞手法的积极运用增强了黄梅戏语言的典雅性、生动性,增加了黄梅戏的可接受度,有助于黄梅戏的传播。韵脚的和谐使用,使黄梅戏便于传唱,同时其押韵可充分体现黄梅方言特点,这是黄梅戏与其他剧种的重要区别之一,是黄梅戏独领风骚的重要标记之一。可以说,黄梅戏的语言艺术是雅俗共赏的优秀文化特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