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90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金瓶梅》以写实的方式保存了大量的海盐腔戏曲史料。这些资料涉及海盐腔的演出剧目、表演特点、组织经营方式与演员构成,以及戏剧的功能等多个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戏剧学研究价值。本文以小说中保存的海盐腔戏曲史料为切入点,探析明代戏曲中海盐腔盛行的状况和发展流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2.
从尖团音形成的角度,探讨了语音学界和京剧界对此的不同看法,着重例举了京剧界常用的重团音,轻团音和尖音等例字,对有关各方研究尖团音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3.
昆山腔的产生与流变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代有两种昆山腔,一种是顾坚等文士创立的清唱昆山腔,一种是民间艺人创立的作为南戏四大唱腔之一的昆山腔。明代嘉靖年间魏良辅将清唱昆山腔的演唱方式引入剧唱昆山腔,演唱方式的改变引起了南北曲曲体的变异,昆山腔的曲体指义增强,有了“昆曲”之称;而这时的“昆山腔”或“昆曲”,实已超越了昆山一地的限制,流行南北,成为全国、全民族的“曲”。  相似文献   
24.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又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它们同源而生,体现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同一性。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它们相依相存、相融互补,彼此汲取着对方的营养,在丰富着自身的同时,又促进推动着对方的发展,最终在明清时期形成了小说与戏曲双峰并峙、名作辈出、共同繁荣、携手进入文学主流的局面。  相似文献   
25.
王跃萍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5):53-55,66
《歌剧魅影》是现代音乐剧大师安德鲁·洛伊德·书伯创作的经典音乐剧,描写了巴黎歌剧院内发生的传奇故事。本文从剧本、音乐、舞蹈、舞台场景等几方面来研究《歌剧魅影》,分析其成功原因,仔细揣摩音乐剧的三大要素在此部剧中的应用,分析其对我国音乐剧发展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6.
刘堃 《理论界》2014,(11):143-146
作为近世文学萌发期的代表性文学样式,元杂剧作品中当然不乏对个人权利和要求的渲染,女性形象对爱情和婚姻的追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侧面。但元杂剧中女性形象强烈的依附性人格无法使其承担太多重负,元杂剧作家们在她们身上和相关作品中努力试图的,只是在正统儒学式微的背景下,另辟蹊径,以达到教化的目的。元代婚恋杂剧中的女性形象是中国文学近世性复杂特征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7.
王昭君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日本古典文学史中也广为演绎和流传。成书于平安时代末期的《唐物语》第二十五篇就是王昭君故事在日本演变的产物。昭君故事中最核心的要素当属"画工曲笔",这一要素在《唐物语》中也有所体现。但是,在画工曲笔的契机和缘由,帝王与昭君及后宫嫔妃间感情纠葛的细腻描摹,以及昭君悲剧产生的根源等三个方面与中国原著的焦点截然不同。王昭君故事在日本的演变反映了日本天皇与后宫关系与中国的迥异。它融入了浓郁的日本本土文化色彩,为我们体悟两国风土人情的差异、把握日本文化提供了一种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28.
遏工腔是一个极具艺术特色的地方性小剧种,长久以来受到富平及周边地区人民的喜爱。20世纪90年代以来,遏工腔发展式微,难以为继,成为了濒危剧种,对其加以传承和保护迫在眉睫。想要保护好遏工腔这个地方文化名牌,需要政府部门、专家学者、新闻媒体、演出团体、剧作家等通力协作,以使其逐渐发展和复兴。  相似文献   
29.
古小琴,女,国家二级演员,第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四川省川剧院演员。四川省第八届人大代表。11岁考入四川省川剧学校,主攻“青衣旦”。艺术素质好,嗓音甜美,善于用唱腔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扮相俊美,妩媚多姿,身段流畅,表演细腻、准确。戏路较宽,基本功扎实,极富青春活力。以其独特的表演特色和塑造的各式生动人物受到广大观众的高度赞扬和喜爱。  相似文献   
30.
早期义和团的首领多为流民、出家人、巫师和江湖艺人,这些人本身有表演潜质或程度不等地受到过表演训练,具有在公共空间施展表演才能的本领,其中很多首领为戏迷。戏衣具有划分行当的角色定位和身份归属意味,流播于社会则兼具象征性和符号性社会功能,还有公共空间内特殊的仪式性功用,尤其是武戏的戏衣,对以尚武为天职的团民及其领袖来说,无疑是超凡武力的寄托物。义和团的法衣、旗帜同样具有模仿戏曲旗号、服饰的倾向。武戏戏衣对义和团民众的尚武行为及其首领的权力幻想产生过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