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87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章通过对冯梦龙《丘长孺》一文所述故事内容的考实,对长期以来就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等产生的分歧和争论,作一次全面、系统的辨析。以澄清至今仍然困惑学界的几个问题,并希望能对《金瓶梅》的成书、流传、作者等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2.
泮塘古村与荔湾湖公园一墙之隔,自古"湖——村"一体、相伴相融,现却沦为坐以待毙的"城中村"。荔湾湖公园实乃一座园林史迹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公园,现却"水———陆"比例失调、陆域面积不足,且面临游客容量严重超标的困境。建议将泮塘古村与荔湾湖公园有机整合、综合管理;既能用公园环境有效保护古村落特有的历史文化遗存,又能增扩公园陆地活动空间,使地域性乡土园林景观多样完美。  相似文献   
23.
对于<明史>修纂,清初史家潘耒在<修明史议>中提出八条主张,即"搜采欲博,考证欲精;职任欲分,义例欲一;秉笔欲直,持论欲平;岁月欲宽,卷帙欲简",涉及史料采集、史事考证、分工合作、修纂义例、史家立场、评判原则、修纂期限、史书卷帙等,对于当时<明史>和后来的<清史>修纂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
渡海神话在盘瑶中广为流传,成为该族群的社会记忆。渡海神话强化了盘王子孙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确立了共同的祭祀团体和瑶人十二姓等族群标识。这些标识随着渡海神话的不断演述而得到认定和传承。渡海神话是盘瑶神圣的口述史,强化着盘瑶的自我认同,也成为区别其他族群的显要文化表征。  相似文献   
25.
薛蟠是"红学"研究中为大家所忽略的一个角色,在他身上,承载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呈现出绚丽多姿的美学元素,具有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也正是以上因素建构了这一角色在《红楼梦》中的价值,让读者在接受文本时能感受到一个鲜活的、真实的、独特的薛蟠。  相似文献   
26.
在江南文化的世界里,潘维是鲜明的诗性符号之一。作为潘维灵魂基因元素的外化,“江南雨水”、“少女”、“太湖”、“巨龙”等江南文化地理意象,既是潘维破译江南文化的诗意密码,又是读者破译潘维灵魂密码的钥匙。他宣称自己是“汉语诗魂的守护者”。他对于“汉语帝王”角色的自期,显示出他的诗学野心。  相似文献   
27.
悼亡诗是一类用以寄托对亡者思念的特殊诗歌形式,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晋潘岳的《悼亡诗》(三首)开悼亡诗先河,对后世悼亡诗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笔者通过对潘岳的《悼亡诗》(三首)赏析,分析其悼亡诗在意象选择、取材的角度、艺术手法和诗歌的形式等方面的写作特点,进而探讨《悼亡诗》对后世悼亡诗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本文主要以潘文国教授相关论著为主线,对其近年来关于诗歌翻译、汉籍英译、美文翻译、中国翻译理论与实践,以及西方翻译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与评论.  相似文献   
29.
鲁迅深刻洞彻现代中国之“闷”并成功找到艺术排解方式,《呐喊·自序》把艺术家心理之消极情绪——“铁屋子”之闷,与中国现代命运起来,找到了一条具有启蒙意义的排解方式;欧阳予倩以“热心”书写潘金莲的冷清之闷,将传统的伦理故事讲述成社会问题,试图通过“女性解放”释放时代之闷;曹禺抱定“悲悯”情怀,用“心灵的艺术”奏响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让“郁热”雷雨里疯狂挣扎的人们,归于平静沉着。《潘金莲》的“冷清”与《雷雨》的“郁热”,是鲁迅“铁屋子”之闷在各自时代语境中的“重现”,欧阳予倩和曹禺发扬五四启蒙精神,继续着鲁迅式“呐喊”。  相似文献   
30.
原型理论是从宏观的文化视野审视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为寻找某些艺术形象的起因提供了线索,也将不同时代人类共同的心理体验贯穿起来。从这一理论出发,木兰、潘金莲两个女性形象的行为与嫦娥奔月神话在深层次上是共通的,木兰、潘金莲对嫦娥具有增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