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民族学   30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340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程刚 《阅江学刊》2014,(6):94-99
东晋襄阳地区军府扼长江中上游北鄙门户,政治地位十分突出,其沿革与各政治集团势力的消长关系密切。咸和七年,陶侃以桓宣镇襄阳,以其淮南部曲置侨义成郡。襄阳地区军府的沿革,与义成郡统辖权的归属紧密相关。义成郡统辖权在不同名号的襄阳地区军府和其他军府间频繁地转换,关键在于义成郡军事化的"乡族集团"是襄阳地区军府所仰仗的重要力量,而其他军府(主要是荆州都督府)欲削弱或省废襄阳军府时,则往往先将义成郡的统辖权收归己有。义成郡统辖权的转换,见证了襄阳地区军府的沿革和各政治集团斗争的经过。  相似文献   
92.
胡玥 《民族研究》2003,(6):64-68
文身是傣族男子中的一种传统习俗。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勐海县傣族文身习俗的调查 ,介绍了傣族文身的历史与现实个案以及文身图案与文身方法。作者在调查中发现了头部文身和红色文身的罕见现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作者还对傣族文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变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3.
西河郡为汉代著名边郡,设立于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辖境地跨山陕蒙交界黄河两岸,下辖36个县。为便于研究,一般将其属县分为河东属县与河西属县。史学界历来对其河东属县治城位置研究颇多。《中国历史地图集》也将其位置全部定位。然而,新的考古材料证明,所谓"河东8县"之说其实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94.
雷波县地处彝汉文化的交汇地带,地方民族文化特色浓郁,其中彝族民歌是最具特色的部分,其种类丰富,既有原生态彝族民歌,也有经过彝汉文化长期交融而演绎发展的彝族新民歌,这些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选取了大量经过记载或口头流传的彝族民歌曲目,进行了题材划分,并系统地进行了音乐学分析,力求全面展现雷波县彝族民歌发展脉络,为传承和发扬彝族文化瑰宝探求适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5.
清代加大了对守节妇女旌表的力度,但与此同时,大量处于社会底层的孀妇面对生存的压力,夫家的逼迫和他人的欺凌,选择了再嫁。而清代因为溺女之风盛行造成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有相当比例的适婚男子不能正常娶妻,这无疑又使孀妇再嫁变得更为普遍。这一切在巴县档案中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96.
以阿鲁科尔沁旗为例,分析蒙古族聚居区县域经济基本特征;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条件、资金及教育等方面入手,阐述制约蒙古族聚居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蒙古族聚居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打造蒙古族聚居区县城经济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7.
合水"唐朝列圣之碑"是唐薛王十三世孙李天章为纪念其先祖而立,该碑正面记载了自唐高祖至唐昭宣帝294年间21个皇帝的尊号、名讳、在位数、寿数、陵址、皇后、子嗣等。这些记载为研究唐代历史、尤其是唐王朝世系提供了宝贵资料。但由于碑文历时久远,剥蚀严重,今人释文存在明显的错误,补其所缺及正确释文将对人们的研究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98.
云南元江傣话单字音声调的语音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语音实验的方法对元江傣话单字音声调的语音材料进行实验分析表明,元江傣话单字音声调的声学特征是每个声调的声学分布空间和调值都是具体的.  相似文献   
99.
湖北省宣恩县高罗乡小茅坡营村的苗族,至今保留着一种古朴奇特的"无字族谱".他们既依靠"无字族谱"始终保持家族的血缘联系,又不愿留下任何文字依据,对外"隐姓埋名".形成"无字族谱"的根本原因在于首先,"无字族谱"与有字族谱一样,仍然是保持一个宗族稳定有序的基础;其次,完全是苗族悲壮历史的反映;再次,是苗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00.
县域“大旅游产品”开发的系统方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县域为基本单位,以"大旅游产品"的理念作为县域旅游开发的出发点,通过系统的手段,实现县域旅游产业科学与理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