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7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314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43篇
丛书文集   174篇
理论方法论   80篇
综合类   1351篇
社会学   57篇
统计学   1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01.
As a result of government budgetary limits and rapid market growth, many public service systems—such as health care—are characterized by extensive customer wait times that have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This problem might be solved by allowing private firms to enter these markets, which would provide customers with a choice between a free (governmental) public service provider (SP) and a fee‐charging (or “toll”) private SP. In such a two‐tier service system, the two SPs are differentiated by service quality and cost efficiency.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competition and coordination issues for two‐tier service systems with customers who are sensitive to both service quality and delay. The free system attempts to maximize its expected total customer utility with limited capacity, whereas the toll system attempts to maximize its profit. Neither goal is aligned with the social welfare goal of the public service. To achieve the social welfare goal, the governmen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coordinating the two‐tier service system via the budget, the tradeoff of social members' goals, and tax‐subsidy policies. Using a mixed duopoly game, we establish Nash equilibrium strategies and identify the conditi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two‐tier service system. We employ several interesting and counter‐intuitive managerial insights generated by the model to show that the public service can be delivered more efficiently via customer choice and SP competition. In addition, we show that a relatively low tax‐subsidy rate can almost perfectly coordinate the two SPs to achieve most of the maximum possible benefit of the two‐tier service system.  相似文献   
102.
使用2004—2014年的715家非金融上市公司组成的平衡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异地审计与低价竞争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异地客户率为31.7%,大约13.6%的公司审计收费存在低价竞争行为,且异地审计与低价竞争显著正相关。建议:一是对异地客户所在地注协而言,需要注意低价竞争的情况,特别是在签订审计合约时,应向客户所在地的注协备案合约内容,并由当地注协在网上公开其审计报告,以供使用人查询,必要时可约谈相关事务所。二是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进行异地审计时,遵守客户所在地的审计服务定价标准,不得低价竞争,履行相关的审计合约和审计报告备案制度,执行内部过程质量标准,确保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相似文献   
103.
部分地方政府执法领域的腐败呈多发性、关联性特征,是我国腐败现象比较集中的领域。地方政府对执法权力的选择性运用引发了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非法治化竞争,从而引发系统性腐败现象。非法治化竞争是指缺乏法治基础、参与竞争的各方利益得不到法治保障的竞争状态,具体表现为竞争规则不明晰或得不到严格遵守,发生冲突与争议时得不到公正有效的仲裁。系统性腐败是指除了腐败分子的个人主观原因,其所在系统的某些制度环境也成为诱发腐败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腐败的多发性、制度关联性及其固定模式。共赢、风险、保险、掠夺四种模式解释了系统性腐败的发生机制及其背后的制度原因,由此产生的非法治化竞争现象在宏观上表现为区域性市场分割与地方间的恶性竞争,微观上表现为执法腐败下企业的违法竞争与非制度化生存。  相似文献   
104.
结合代理理论和制度理论,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国有控股和市场竞争这两种基本制度环境对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相关关系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发现:股权激励整体上存在激励效应,能显著提高企业绩效;国有控股削弱了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对国有企业的激励效应并不显著;产品市场竞争强化了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正向关系,竞争程度越高,股权激励效果越好;市场竞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在竞争程度高的国企样本中,股权激励显现出了显著的激励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制度环境是股权激励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完善产品市场竞争是提高股权激励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5.
基于三网融合的现实背景,在双边市场理论框架下,构建了媒体跨媒介竞争博弈模型。模型分析表明:媒体平台进行跨媒介扩张,可以增加自身消费者数量、广告投放数量以及广告费用;媒体平台跨媒介扩张存在一个投资临界,只有当投资成本小于这一临界时,跨媒介扩张才会增加媒体平台的利润;随着广告厌恶型消费者所占比例的增加,两家媒体平台最终的均衡广告收费和利润都会提升,进行跨媒介扩张的媒体平台广告量和消费者数量会减少,而没有进行跨媒介扩张的媒体平台广告量和消费者数量会增加。  相似文献   
106.
基于1999—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聚集对地区税收竞争的影响。典型化事实表明产业聚集与地区税收负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空间计量结果及其稳健性检验显示,在控制了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负担、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条件下,产业聚集正向影响地区税收负担,即产业聚集程度高的地区可以增加其税收负担,从而在税收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提高产业聚集水平是提高区域税收进而改善公共福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7.
职业技能竞赛为发现和选拔高技能人才创造了条件,对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的推动与引领作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版专)参与了历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竞赛培训模式,通过对该模式的总结分析,提出了完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培训模式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8.
中韩出口商品结构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后半叶 ,韩国经济飞速发展 ,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样板。而其迅速高级化的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成为韩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通过对中韩两国的出口商品结构的分析以及变动 ,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各自的比较优势及其变化 ,可以提出中国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对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伴行条件形成现代职业企业管理专家阶层的必要性作了简明阐述并对现代职业企业管理专家阶层的利益机制与竞争机制,对现代职业企业管理专家阶层的培育三阶段对现代职业企业管理专家阶层的正常存在条件,作了比较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0.
中国股市的有限竞争是股市波动的一个重要因子。其中,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有限培育限制了中国股市的完全竞争。文章从机构投资者培育的时序数据出发,构建中国机构投资者和上证指数超额涨跌幅之间的波动关系模型;并借助这些变量的时序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最后得出实证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