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学术界通常认为,北周司会是负责财政或审计的官员,由西魏度支曹演化而来。实际上北周司会履行的是西魏尚书令、尚书仆射的职责,具有协助皇帝或大冢宰监察百官的权力,是降低了级别、取消了独立地位的尚书令或尚书仆射,不是单纯的财政官或审计官。西魏度支曹的长官是郎中,品位与北周下大夫相当,而北周司会府的长官为中大夫,地位相当于尚书,而高于郎中。司会并非由度支曹演化而来,度支曹在北周时已经并入民部,隶民部中大夫。  相似文献   
22.
五代时期朝代更迭频繁 ,政局动荡不安 ,对宰相制度产生很大影响。五代宰相的名号和机构基本上沿袭唐代 ,其一大变化是宰相的品级得到统一固定和提高。五代宰相的权力遭到枢密使、翰林学士和端明学士的侵夺和分割 ,受到极大限度的削弱。五代时期不乏有一些颇有作为的宰相 ,但从整体上看 ,平庸之辈居多。  相似文献   
23.
万昌华 《文史哲》2005,(4):116-122
钱穆认为中国秦代以来的古代社会在政治上实行的是虚君制或者是君主立宪制,丞相是副皇帝,御史大夫代表丞相管理和监察着皇帝。钱穆从推理及皇家片面记述文字来否认秦代以来的古代社会是君主专制社会、秦代以来的政治是专制政治。他的观点值得商榷。事实上,不论从政治权力的实际运行和制度的设计来看,还是从社会观念来看,钱穆的观点都与秦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实际不相符合。黄宗羲、顾炎武、梁启超、谭嗣同、鲁迅,以及陈独秀等前代史学家、思想家所作出的中国中古社会是专制社会的历史定论,没有理由进行翻案。  相似文献   
24.
在对西游故事最精彩的节点——人参果纠葛的现实背景以及人物、风物原型在现实生活中的背景或遗迹作初步探究的基础上,提出大仙与云台山三元的中元、人参果与海州通草、大仙的徒弟清风与云台山大仙庵的住持清风以及三元宫建筑群中的清风古刹和明月庵,可能是模特与小说人物的关联;西游人物“清风”在现实生活中与“鲁王府”、与《西游记》书稿、与曾有王府过从的吴承恩,甚至与朱鼎臣应该有所关联;《西游记》以第9回专写陈光蕊的家世,其子唐僧在人参果的纠葛里与海州传说中的陈光蕊儿子三元中的中元相遇,并且亮出了二者的兄弟关联。因此,百回本《西游记》的作者接受了海州陈光蕊家世的传承材料,当是不刊之论。  相似文献   
25.
自开元十一年(723年),唐代行政运行体制由三省制转变为中书门下体制,固定的宰相机构中书门下成立,宰相职能日益政务官化。至贞元、元和年间,中书门下取代尚书省成为国家常务的主要裁处者。宰相职能的转变,导致唐人心目中宰相观念的变化。三省制下,宰相的决策职能不被强调,突出的是任相者本职事官的形象。中书门下体制下,为了避免宰相权力过度膨胀,宰相反而被描绘成为"论道之官",而非政务裁决者。但是,作为"论道之官"的"无所不统",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宰相行政权力无孔不入的真实写照。唐代后期,宰相扮演了被咨询者、亲躬细务者和任使者多重角色。唐人宰相观念的变化,正是宰相职能在唐代官制演变过程中政务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6.
黄辛建  石硕 《民族学刊》2013,4(1):87-90,126-128
在吐蕃王朝的政治制度中,宰相制度变化最多,影响政局最深,对吐蕃王朝的发展演进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目前,吐蕃宰相制度日益成为藏学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足,还未出现对吐蕃宰相制度的系统全面的论著,对单相制、多相制及僧相制的具体生态未能完全呈现。对宰相制的发展阶段还未形成一致意见,对宰相制度的互动关系研究还不够,影响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制约了藏学研究整体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7.
28.
本文给出不定方程p=x~2+y~2有解的新证法,同时也给出求解的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29.
Taylor's law, which originated in ecology, states that, in sets of measurements of population density, the sample variance is approximately proportional to a power of the sample mean. Taylor's law has been verified for many species ranging from bacterial to human. Here, we show that the variance V(x) and the mean M(x) of the primes not exceeding a real number x obey Taylor's law asymptotically for large x. Specifically, V(x) ~ (1/3)(M(x))2 as x → ∞. This apparently new fact about primes shows that Taylor's law may arise in the absence of biological processes, and that patterns discovered in biological data can suggest novel questions in number theory. If the Hardy-Littlewood twin primes conjecture is true, then the identical Taylor's law holds also for twin primes. Taylor's law holds in both instances because the primes (and the twin primes, given the conjecture) not exceeding x are asymptotically uniformly distributed on the integers in [2, x]. Hence, asymptotically M(x) ~ x/2, V(x) ~ x2/12. Higher-order moments of the primes (twin primes) not exceeding x satisfy a generalized Taylor's law. The 11,078,937 primes and 813,371 twin primes not exceeding 2 × 108 illustrate these results.  相似文献   
30.
“诗必盛唐”一直简单地被当作明代七子派创作上模拟之弊的根源和口实。但全面考察七子派诗学思想,不难看出:七子派取法汉魏盛唐的本意,在于恢复各体诗歌初创阶段的那种真情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创作精神。其模拟之弊固然与他们严守法式有关,但深层根源在于中国诗歌发展后期无法克服的内有矛盾无避免的衰落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