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11篇
管理学   18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172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54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13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4 毫秒
451.
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五普”等资料数据,通过交叉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我国省内省外的流动人口生育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和探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省内流动人口比省外流动人口的时期生育水平高,两者的一般生育率分别为45.47‰与34.17‰,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215与0.817,终身生育水平低,省内流动人口的二孩及多孩率低于省外流动人口;因婚姻家庭因素而流动的人口在各年龄段的分布与流动人口年龄结构的错位,是造成省外流动人口时期生育水平低于省内流动人口的根本原因;总和生育率在反映省外流动人口生育水平时,并不能显示省外流动人口因家庭、婚姻化的发展而导致的生育水平上升,所以并不能反映省外流动人口真实的终身生育水平。  相似文献   
45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步主义改革运动的兴起与当时中产阶级争取社会认同的努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美国城市中产阶级在各个领域中发起和领导了大规模的社会改革,使进步主义精神深入人心,在美国近现代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与此同时,进步主义运动也培养了他们的群体意识,成全了他们在地位“边缘化”的社会环境中争取社会认同的心里诉求,帮助他们实现了社会形象与价值取向的构建,造就了“黑幕揭发者”、“社会服务处运动者”、“反对个人主义运动者”和“政府改革者”等中产阶级进步主义改革群体,以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进步的价值理念彰显了自身的社会存在,赢得了社会的认同。  相似文献   
453.
孟轲 《南方人口》2008,23(4):1-7
根据“江苏省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基线调查数据,本文使用交叉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探讨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生育意愿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意愿生育数量、意愿生育性别和意愿生育时间方面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54.
Despite pervasive evidence of more educated women having lower fertility,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education reduces women’s fertility. This study presents new evidence of the causal effect of women’s education on fertility from China, where fertility has remained below the replacement level since the early 1990s. To account for endogeneity, the study exploits the timing and varying intensity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expansion as exogenous sources of increase in women’s education. Using data from 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 (2010–2012), findings show that each year of women’s education induced by the higher education expansion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children ever born by 10%. According to the average marginal effects, each additional year of women’s education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children ever born by 0.14, decreases the probability of having no children by 3 percentage points, and increases the probability of having two or more children by 4 percentage points. Two mechanisms drive the positive effect of education: first, education does not cause an increase in the mean age at first marriage; second, among ever-married women, education increases their demand for children.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China and other low-fertility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455.
陈蓉 《人口学刊》2020,42(1):17-29
生育意愿研究有水平研究和趋势研究两个视角,后者更能反映人们观念的变迁,更能预判未来生育水平的变动。文章以上海市为例,采用横断历史元分析法(Cross-temporal meta-analysis),将1981年以来的30多年间上海市范围内开展的26项涉及居民生育意愿调查的结果串联起来,结合其中5项调查的个案数据分析,考察我国大城市不同社会经济特征人群的生育意愿纵向变化趋势并进行子人群间的比较。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户籍城乡居民的生育意愿均不断减弱并且二者逐渐趋同,生育意愿的"城乡之别"已然消失;在沪外省市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强于户籍人口,"内外之分"仍然存在,但也显示出未来有趋同的可能性;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比较显示户籍人口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差异极小,流动人口中非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略强于独生子女;从不同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的人群比较来看,文化程度越高的户籍人口生育意愿越强,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随文化程度的提高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征,无论是户籍人口还是流动人口,高收入人群的生育意愿均相对较高;但是无论哪个人群的平均意愿子女数均已低于2个孩子。  相似文献   
456.
农业转移人口健康状况关系着中国劳动力质量和生产效率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本文采用CLDS(2014)调查数据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健康效应,考虑市民化与健康水平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关系,使用IV Ordered Probit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显著提升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健康水平。市民化水平的提高代表农业转移人口可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及社会福利的增加,对健康有促进作用。从健康方面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了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活力、生理功能、情感功能和躯体活动功能。从产业角度看,对比第二产业从业的农业转移人口,第三产业从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健康效应更显著,说明对产业工人的职业健康保护力度不够,应加快产业升级,减少或避免劳动者的危险或重复劳动。个体差异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健康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个体差异的起点(教育程度)和个体差异的终点(收入水平)看,教育程度高、收入水平高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健康效应更显著。户籍制度(尤其是隐藏其背后的社会福利差异)极大地削弱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健康效应。基于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程度和自身的健康状况的正相关关系,要想改善转移人口的健康状况,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应该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持续对农村地区及偏远地区加大教育投资,改善教育质量,提高农村地区人口的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457.
对司马迁"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这句话的理解,涉及现存《周易》通行文本的内部层次结构问题。关于《周易》经、传的写作年代,目前,学术界较为通行的说法是《易经》作于殷末周初、《易传》(十翼)作于战国时期。这其实是决定现存《周易》文本结构层次的根本因素。这种两分法,起码在彖传、象传的定位上令人难以信服;而且,如果从文本形成时段角度考察,《文言》的位置也有移至全书最后、与《序卦》《杂卦》配伍的可能。  相似文献   
458.
Fertility, child care outside the home, and pay-as-you-go social security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We examine the long-run effects of the pay-as-you-go (PAYG) social security scheme on fertility and welfare of individuals in an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model, assuming that child-care services are available in the market. We show that the impact of a tax increase on fertility depends on the relative magnitudes of the standard intergenerational redistribution effect through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he (implicit) subsidy effect through tax-exemption of child rearing at home, and the price effect through changes in the relative price of market child care, and that if parental child-rearing time is inelastic, a tax cut could bring about a Pareto-improving allocation.
Akira Yakita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相似文献   
459.
Introducing a fertility decision and child care cost into an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model with public education and social security, we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ese public policies on fertility. We show that an increase in income tax, which finances social security benefits and public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increases fertility. On the other hand, with a constant tax rate, a change in the allocation from social security benefits to public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decreases fertility and, with a constant social security tax, the effect of education tax on fertility is neutral.   相似文献   
460.
20世纪中叶以来,受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深刻影响,优先推进工业发展成为欠发达国家一种普遍的政策取向。但是,这种政策取向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农业劳动力的过度转移与农业部门的生产停滞,甚至农村衰落的现象。严重的工农差距与城乡两极分化,使得人们不得不将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所形成的社会财富,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支付形式反哺农村,以消除城乡差异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由此产生了巨大的二元转化成本,最终会导致社会整体福利的损失。因此,一个社会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不能简单地以GDP总量和增长幅度予以衡量,还要考虑因为"反哺农业"而导致的财富支出和社会福利总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