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5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79篇 |
理论方法论 | 16篇 |
综合类 | 45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48篇 |
2011年 | 63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司马迁创立了一个史家的学派体系而自成“一家之言”,但“一家之言”在历史上曾倍受冷遇。其实,班固批评的“史公三失”恰恰是司马迁的精髓所在:以民为本的政治价值取向、对秩序范畴的挑战、对道德范畴的超越等,尤为可贵的是遵循人性逻辑来理解历史人物——这与他尊“黄老”的学术思想是一以贯之的。这既表现了司马迁思维模式的超前,也体现了中国历史传统的早熟。 相似文献
92.
王津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0(5):31-33
司马迁深膺屈原为臣之德能,以屈原为其心中理想的人臣模式。该文以列传、世家中的论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两方面论述了司马迁的臣道观:一是臣道的基石———志洁;二是为臣之能———谋智。由此,来挖掘司马迁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的广阔而深远的灵魂境界。 相似文献
93.
"化境"背后:钱钟书的文本价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中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1):150-153
钱钟书在讨论翻译问题时所采取的是观察家角度,他提出“化境”的本意并不在于为翻译行为设定唯一正确的标准;他认为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可以分离,翻译在目的语文化语境中起着重要作用。从钱钟书暗喻的文本价值论来看,可以推断出他对文本竞争和语言竞争的提倡。 相似文献
94.
韩国良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2):70-74
由一系列的考证得知:《左传》中的“逸诗”并不是整部《诗经》的剩余,它们应来自部分政治上的显贵地区。司马迁的“古诗三千余”说并没有错,实是后人误读了《史记》。 相似文献
95.
包已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62-63
将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荟萃 ,按照其演变发展的轨迹 ,评价鲁迅、老舍、钱钟书在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发展中的地位及其深刻的内在联系。鲁迅以其深刻的现代意识和独特的现代感受 ,创建了现代讽刺幽默小说 ;老舍既继承了鲁迅思想启蒙的题旨 ,又开启了与鲁迅迥然不同的艺术路子 ;钱钟书对文化人作了极其深刻的心理审视和道德批判 ,并推而广之从哲学层面昭示了人类所面临的永恒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96.
杨宏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47-49
司马迁在《史记》中体现的礼学思想展现出它受儒家学说影响的一面,本文拟从礼之源、作用、礼治理论等方面对礼学思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7.
项念东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111-114
现代学者有关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秋兴"情结研究颇多,但钱穆从中国文学深层的"人生自省"视角出发,对"秋兴"文学所蕴涵的生命自省意识的解说,无疑为我们反思中国文学自身的自省精神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8.
赵建军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6):11-15
钱穆学术史观以其文化与历史融贯的视野涵容了系统的美学思想。文章认为,钱穆对中国远古自然地理与文化的整体观照,为民族美学的源始性开掘提供了方法论前提;钱穆有关中国学术流变和时代精神的阐释,以及对文化精神和宋学精蕴的剖析,都揭示出中国美学的内在心魂,对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9.
钱学森对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即农业发展要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发展农业型知识密集产业,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在发展农业时,要注意环境保护等,这些高瞻远瞩的建议对指导中国农业的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
赵安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1-3
司马迁的人生价值观是他“一家之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司马迁把“立德”、“立言”、“立功”作为人生的三大价值取向,认为在挫折和逆境中忍辱奋进是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条件,在他看来,人们应当珍视生命,面对死亡应有崇高的价值追求,要死得其所,要死得有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