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6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根据对山西农业大学部分学生借阅中文图书的调查情况 ,找出了图书馆流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 ,提出了几项改进措施 :保证图书经费的稳定投入 ,引进高素质人才 ;延伸并增加书目数据库建设 ,加大图书藏量 ;增加开放时间 ,服务每一位读者 ;开展读者教育 ,提高图书文献的流通利用率  相似文献   
32.
中国正史传记是撰著者“续经”思想的载体,表现出鲜明的“经学倾向”.这一倾向使正史传记呈现出不少独特之处,其中以“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明确的经世致用的目的性”和“独特的写作规范”三点最为突出.在写作规范中,正史传记又特别强调论赞,崇尚“春秋笔法”,不惜因“讳”而模糊事实,并逐渐形成了以封建纲常为设立类传的标准.  相似文献   
33.
两宋数百年之历史 ,尤重国家图书的收集和整理。由于统治者积极奉行“广开献书之路”的政策 ,采取了有效的“据目求书”、“奖赏献书”、“专使访书”等措施 ,使“三馆”、“秘阁”书库的藏书得到了迅速补充。纵观两宋国家藏书事业的发展历史 ,虽历经 30 0年沧桑 ,却呈兴衰起伏之状。至南宋末年封建国家藏书数量达到唐宋以来藏书历史发展的顶峰 ,这无疑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4.
《汉志》小说包含先秦小说与汉代小说两种类型,先秦小说是先秦语体文献在战国时期的新发展和新样式,本质上属于语体。这两类小说反映先秦两汉时期小说演进的两种类型,同时也预示了志怪与志人小说的嬗变。《汉志》所著录小说实际上包含两个层次的意义,一是语体意义上的小说观念,一是近于现代意义上的小说观念。这两种不同的小说观念被《汉志》杂糅在一起,这不但遮蔽了先秦“小说”观念的真实面貌,同时也模糊了现代意义上小说观念的真正起源。另一方面,《汉志》有关小说的看法尽管源于对先秦小说的认知,但它所阐明的小说观念主要是围绕先秦社会采集民间议论这一现实而展开的,这意味着《汉志》的小说观念与先秦小说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35.
论图书馆建设与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基本内容之一 ,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是学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 ,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和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图书馆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 ,积极开展有效的建设工作 ,真正做到“藏以致用”。  相似文献   
36.
传统图书发行市场是离散性、分割性很强的市场 ;现代图书发行市场是集中度很高的市场。美、日、德等图书发行强国是现代图书发行市场中的骄子 ,而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市场向现代市场过渡的过程中。因此 ,组建全国性跨地区、跨行业的强势图书发行集团 ,采取国营、民营相互补充、大小结合的方针 ,造就“众星拱月”式的图书发行体系 ,将是我们与境外竞争者并存、共舞、双赢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7.
施耐庵是谁 ?迄今仍是《水浒》研究中一个未解之谜。已有四说 :托名、施惠、郭勋或郭之门人、《靖康稗史》编者 ,俱非定论。试把“托名说”与“《靖康稗史》编者说”结合起来 ,立见谜底 :施耐庵是元末书商在编好《宋江》之后追求名人效应的产物 ,借用了《靖康稗史》编者的托名“耐庵”。以施为姓 ,暗示其以耐庵名号为旗帜 ,施编纂者名义予耐庵的意思。  相似文献   
38.
汉代四家诗在《诗》义阐释过程中,无不突出强调《诗》的王道政教意义,而淡化对《诗》的原始意义的探寻,这是汉《诗》的经学化阐释的重要表现,这一特点又以齐诗为最,齐诗明确把“匡扶邦家”做为诗学传播的主旨,并将《诗》广泛用于劝谏。然而这一经学化特点的源头何在,一直难有定论。通过对齐诗与孟子诗学观的比照发现,齐诗的经学化特征源于对孟子“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观点的承袭和践行。  相似文献   
39.
儒家《四书》保障民生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四书》中蕴含着丰富的保障民生思想,其表现为保民养民和富民两个层面,其中还包括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民生。《四书》保障民生的措施有实行德治、保证生产、薄税敛等内容。《论语》保障民生的"养民说"使周初以来的保民、养民思想有了可操作;性《大学》首次提出了发展经济的"生财之道;"《中庸》增加了"来百工"、"柔远人"等发展生产、增加劳动人手等社会政治措;施《孟子》保障民生思想最突出的是"制民之产"所规定的"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四书》保障民生思想是以人类家庭的血缘亲情行为和血缘亲情伦理比附、论证国家对民众的社会政治行为和社会政治伦理。  相似文献   
40.
从《四书》学的角度,对北宋中后期活跃于学术舞台的理学、荆公新学与苏氏蜀学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在治学方法和理论特点上三者有较多的相同之处,都注重阐发经典精义、关注天道心性问题、自出义理、发挥己意,但在三派学术的具体内容特别是对《四书》思想资料的阐述和发挥方面又存在较大差异,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