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55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70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01.
周代令书的制作权最初是由最高统治者天子、诸侯国由诸侯所掌握.周代令书的制作权决定周代令书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其权威性在令书的制作、授受、执行中都充分地体现出来.周代令书的制作权归统治者所有,就意味着统治者是令书的法定作者,而且,令书一经法定的作者制定和发布,就赋予了令书很强的法制强制力.周代令书的权威性和法制强制力,随着春秋战国统治阶层获取权力欲望的增强和实际地位的上升而逐渐下降和弱化.直至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秦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只有秦始皇一人有向天下臣民发布命令的权力,其他任何人则无权使用,此时,令书的制作权才又达到了高度集中,结束了因春秋战国时期各统治阶层混用令书致使令书的权威性和法制强制力而受到削弱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2.
秦简牍书与秦小篆同出一源,但由于笔画与笔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二者在书法史、文字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相距甚远:秦简牍书是汉字演变过程中一个至为关键的环节,它的流变历程直接关系到汉字主流———楷书的形成过程;而小篆更多地是充当探索古文字的一个参照体。  相似文献   
103.
路翎是一个存在感极强的作家,对人之存在的追问贯穿于他的创作中。从《财主底儿女们》的文本分析可以看出,在存在哲学的视野中,路翎对存在的关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领悟孤独、审视"沉沦"与追求自由。无论对个体命运的关注还是对民族命运的思考,作家最终都指向了对人之存在状态、价值与意义的关怀。路翎创作中的存在关怀,表现着文学的灵魂深度与哲学深度。  相似文献   
104.
丁玲的杂文体现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高扬着主体意识,表现出她的杂文文体意识的高度自觉,表现出她对社会的参与和政治的介入,显示她理性思维的特点。具有强烈的情绪和感情投入。  相似文献   
105.
秦印的研究经过历代学者的努力和90年代西安秦封泥的大批出土与确认,学术界终于认清了秦印的真实面目,建立了秦印的客观标准。秦陶文中有两类抑印陶文,风格特征与目前所建立的秦印标准大不相同,为战国晚期秦到统一秦时期很有特色的两类秦印。第一类为秦兵马俑上不规则的抑印陶文,风格粗犷,应当为用木片或陶片刻划成印后拍印到兵马俑上。第二类为出土秦陶器上的抑印陶文,应当为制陶工人的私印。这两类印为专用印章,它们的确认,丰富了对秦印的认识,扩大了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06.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写的是秦可卿心理焦虑、抑郁,精神崩溃的事实;因为贾珍爬灰,致使秦可卿完全陷入被动,一旦被尤氏撞破,便落得个"画梁春尽落香尘"的悲剧结局。细穷病源的目的,揭露封建贵族大家庭的腐败,其本身就是罪恶的渊薮;贾珍是罪孽的主凶,秦可卿本来无罪却变成替罪的羔羊,终于在大出殡的歌唱声中,掩盖了贾氏家族的所有罪恶。  相似文献   
107.
汉赋是在"诗教"理论指导下进行创作的,是对先秦诗歌传统的延续。它完成了"赋"、"比"、"兴"的艺术化,自觉运用形象思维进行构思,注重文学的形式美,为魏晋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应该重视汉赋在诗歌发展中的启发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8.
论作为政治哲学的先秦儒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学的本质是一种政治的道德哲学,其创发是源于对政治之“道”的高度自觉,政治秩序的重建乃是基本的思想主题,而“正名”则是君子“为政”的根本。作为政治哲学,先秦儒学展示给人们的思想景观是精神与欲望的冲突,是人性之高贵与卑俗的对抗,“教化”因此而成为政治的重要使命。先秦儒学建构的是一个与现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根本不同的思想世界,它能够为我们反思“现代性”问题提供有益的价值资源。  相似文献   
109.
以秦简<日书>为中心,结合先秦传世文献,从祭祀与祈财、婚育与祈财、宅居与祈财三个方面大致勾勒先秦民间祈财信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10.
丁玲与萧红的小说呈现出不同的思想风貌:一,丁玲的个性意识与革命意识相互交错、此消彼长;萧红由一位激进的左翼作家转变为自由撰稿人。二,丁玲顺应主流意识需要刻意展示农村革命进程与农民心理变迁,萧红关注东北农民的生存境遇,显示出革命意识与民族意识觉醒。三,丁玲依据政治理念,从社会分析角度对生活作出评价;萧红从生命体验出发描摹农民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