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民族学   10篇
丛书文集   253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1085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31.
杜甫诗的沉郁顿挫风格 ,源于因广博的内容 ,有限的篇幅以及诗人的工力和苦心孤诣之间形成的共振性诗学机制。这种机制具有强大坚韧的组合功能 ,包融了作者的灾难感和忧患意识。在共振显现上 ,首先表现为感情共振 ,其结构多为双情感系统形态 ;其次 ,情感是诗歌体制组合的纽带和内在动力 ,其旋转方向和形态 ,则受深层的意义支配 ;同时 ,这种诗学机制 ,与古代诗论中的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32.
杜甫的秦州山水诗 ,把国家的治乱和人民的苦难自然地融入山川景物的描写之中 ,赋予山川景物以鲜明的时代色彩 ,扩大了山水诗的社会内容。在刻画山水形象的时候 ,诗人凭借奇特的艺术想象 ,吸收了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手法和“破墨笔法” ,极力渲染山川景物奇崛险峻、突兀嶙峋的形象 ,寄托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丰富了山水诗的表现手法 ,形成了冷峻峭拔的艺术风格 ,对盛唐以前的山水诗有了很大的革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933.
本文借助对虢季子白盘铭文似赋之因的考察,鸟瞰铭、赋、颂诸文体之间的融通衍变。  相似文献   
934.
庄子散文和屈原辞赋,是典型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两者均具“寓实于虚,肆以荒唐谲怪之词,渊乎其有思,茫乎其不可测”的艺术特征。究其根因在于庄子散文和屈原辞赋在结构模式上有三大共同特点:放射式、藤萝式和平行式。此三方面内容的共同结构模式各有其相应的艺术价值,它们对形成庄子和屈原作品的行文气势、主题表达方式以及纷繁灿烂的辞章都有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放射式结构助长了文本汪洋恣肆、纵横驰骋的气势;藤萝式结构决定了作品飘忽左右、如影随形的主题表达方式;平行式结构模式则与层出叠现的喻意、纷繁灿烂的辞章有密切的联系。易言之,庄骚文章趋同之结构,正是庄骚风格相类之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35.
杜甫一生处于"游"之中,是"游"成就了杜甫"诗圣"、"诗史"之誉,又是诗歌记录了杜甫"游"的一生.杜甫之游有种种,归纳起来,大致有四,即为追求济世报国理想的实现而宦游;为友谊、结交名人而交游;为好奇养气、满足文化兴趣而赏游;为改变个体生存的饥困状态以及难以安宁的心境而不得不客游.其中,宦游是杜甫之"游"的主要形式,交游、客游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仕宦为其目的,"客游"是终其一生之"游"的总状貌,而"苦游"则是终其一生之"游"的总性质.杜甫之"游"是屈原之"游"的一脉相承,与庄子"逍遥游"的精神实质不同.  相似文献   
936.
80余年来,对五四运动的解说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瞿秋白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评价五四运动的第一人,他将五四运动纳入世界革命视野中来考察,是"五四"激进革命话语形成和确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瞿秋白领导了一场文艺大众化运动,旨在通过对"五四"文学革命的批判性审视,为新的文学革命鸣锣开道。他倡导来一场"无产阶级的'五四'",以否定资产阶级的"五四",实质是文艺领域领导权的争夺,与其说是文学革命,不如说是政治革命。  相似文献   
937.
Siu Leung Li 《Cultural Studies》2013,27(3-4):515-542
‘Kung fu’, as a cultural imaginary consecrated in Hong Kong cinema since the 1970s, was constituted in a flux of nationalism.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kung fu imaginary found in Hong Kong kung fu cinema is imbued with an underlying self-dismantling operation that denies its own effectiveness in modern life, and betrays an ‘originary’ moment of heterogeneity, an origin of itself as already ‘impurely Chinese’. Having been British-colonized, westernized, capitalist-polluted and culturally hybrid, Hong Kong's relation with ‘Chineseness’ is at best an ambivalent one. This ambivalence embodies a critical significance of Hong Kong as a defusing hybrid other within a dominant centralizing Chinese ideology, which is itself showing signs of falling apart through complex changes imposed by global capital. Hong Kong's kung fu imaginary, which operates in a self-negating mode, is instructive when read as a tactic of intervention at the historical turn from colonial modernity to the city's reluctant return to the fatherland. The kung fu imaginary enacts a continuous unveiling of its own incoherence, and registers Hong Kong's anxious process of self-invention. If Hong Kong's colonial history makes the city a troublesome supplement, then the ‘Hong Kong cultural imaginary’ will always be latently subversive, taking to task delusive forms of ‘unitary national imagination’.  相似文献   
938.
辞赋创作历经两汉之盛后,在三国时期仍未显颓势。同时,辞赋观念在继承两汉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变化。但目前学界对此期辞赋观念的研究重视在曹魏,而忽略了吴蜀。虽然吴蜀在辞赋观念上的整体成就不及曹魏,但它们推崇汉赋、重视辞赋的文采之美和政教功用,以及追求新奇的创作观等观念,均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939.
王符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所著《潜夫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发展经济的思想,诸如生产固本、兴利富民、发展工商、惜时爱日、人地相称、禁绝游业、崇尚节俭和重义轻利等等内容,其中有些思想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40.
1900前后10年间,由于面临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开始快速转型。不仅传统学术思想研究内部出现了裂变,而且西学的渐入也加快了传统学术思想的近代转型。不可忽略的是,由于新传播媒介的出现,亦在相当程度上加快了中国传统学术思想近代转型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