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8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88篇
人口学   94篇
丛书文集   553篇
理论方法论   280篇
综合类   2662篇
社会学   353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虽有学者认为巴人有自己的文字,但学界总体却认为巴人及后来的土家族并没有独立的文字,起码是没有成体系的文字。实际上长期以来,土家族都习用汉字,故而其民俗中汉字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俗文化中一朵永开不败的奇葩。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是中华民族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开始,也是民族自立自信的基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的成功样本;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从资本逻辑主导的西方现代化模式向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模式的转变;促使世界历史进程从西方垄断现代化叙事向世界各民族自主选择现代化道路转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集人类文明之精华,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为世界发展和人类共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3.
格斯尔是藏族和蒙古族史诗<格(萨)斯尔>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随着<格斯尔>在蒙古族地区的广泛流传,格斯尔形象在蒙古人心中也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他们崇拜的人物.蒙古人对格斯尔英雄的信仰崇拜,集中体现在风物传说、寺庙、敖包、祭祀、那达慕、家教等诸方面.这些崇拜既熔铸了蒙古人的审美情趣,又蕴藏着蒙古人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4.
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朝聘会盟、应对酬酢每每赋诗以言其志。与它国相比鲁人赋诗最多,他们把赋诗作为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交流手段,其用诗方法更加成熟。赋诗是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鲁人赋诗的昌盛昭示着其礼乐文化的发达程度,“周礼尽在鲁矣”同时又是鲁人赋诗兴盛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5.
立法的人性化趋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权保护的时代背景下,立法的出发点是最大程度上保护人的权利,人权保护下的立法理性也处于调整中,立法者基于理性制定的法律规范应愈来愈被不断调整以接近人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理性越被道德渗透,人性越贴近社会和自然,立法则是创造合乎人性的法律环境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106.
梁永佳 《社会》2020,40(1):164-186
本文从迈克尔·曼“抑制演化”这一人类学命题入手,借用《老子》的某些思想与概念来解读人类学经典案例库拉。作者认为,曼由于材料不足而未能直接使用权力的四个来源解释新石器时代的“抑制演化”问题,而库拉民族志为探讨这一人类学命题提供了机会。《老子》的思想有助于我们较好地解释为何库拉宝物和名望都是“不积”的,为何库拉社会可以保持在“小邦寡民”的非文明状态。“不积”与“小邦寡民”使整个社会限制了四种社会权力的积累,有意保持在“抑制演化”的状态。以《老子》解读库拉,有可能为“抑制演化”这样的人类学经典理论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7.
Abstract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wo current issues facing autistic young people in their pursuit of suitable education. First, mainstream education is advocated for all, from a rights-based perspective on inclusion, yet, as 12 autistic young people from Northern Ireland demonstrate, being academically able does not mean they are mainstream able. Second, autistic young people, who are largely missing from the debate on educational improvement, and in particular the inclusion debate, ought to be central to this discussion and have much to add. The social model of disability is considered relevant to autism. For the young people referred to in this article, inclusion is a feeling (a sense of belonging) not a place (mainstream or otherwise).  相似文献   
108.
马宁 《西藏研究》2010,(1):73-82
甘肃省南部林区属于国家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世代居住在这块地方上的藏、汉族群积累了大量与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生存技能和经验。构筑起与这种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存文化,形成了以森林为核心的生态系统与以苯教为核心的生存文化之间的共生关系。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改善类似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变同一地区不同族群的生态观念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应该进行深入发掘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9.
在中国,弗雷泽的人类学著作<金枝>一书影响很大,却少有人去注意弗雷泽的另两部著作--1918年出版的<旧约中的民俗>与1930年出版的<火种起源神话>.前一部书中一个章节讨论洪水神话,包括了世界各地的洪水神话资料,也包括台湾原住民的洪水神话;而后者则举了台湾阿里山邹族的火种神话例子.本文希望借由弗雷泽这两部著作,讨论这位人类学家对南岛语族神话的调查与贡献.  相似文献   
110.
广西大藤峡地区在明代以猺乱频繁而闻名。明中期,桂西土司狼兵进入当地平乱,明政府安插教化,形成了猺、獞、狼、民等族类共存的格局。清朝,隨着国家正统文化秩序确立,土著通过创建宗族等方式建构祖先的士大夫形象。现今该地区被称为猺、獞、狼者已踪影难觅,取而代之者是被认定为汉族的人群,大多族谱也称祖先来自广东。族群标签及族谱编撰的背后,呈现的是地方社会变迁与国家秩序建立的复杂历史过程。本文以大藤峡地区崇姜里人群的身份变化为个案来揭示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