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6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篇 |
民族学 | 14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139篇 |
理论方法论 | 24篇 |
综合类 | 923篇 |
社会学 | 21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83篇 |
2013年 | 54篇 |
2012年 | 61篇 |
2011年 | 81篇 |
2010年 | 65篇 |
2009年 | 56篇 |
2008年 | 106篇 |
2007年 | 114篇 |
2006年 | 87篇 |
2005年 | 97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6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思想艺术传统的全面总结,也蕴含着民族文化自我更新的先导因素,因此能在"五四"时期被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到文学正宗的地位,多方位地参与了"五四"新文学核心精神与关键理念的建构,显示出对各种言说的巨大的构成功能。围绕《红楼梦》的指涉所带来的文学命题和语言形式,是现代中国文学意义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资源。 相似文献
992.
《水浒后传》虽然不足以列入一流经典,但在探讨中国小说批评在金圣叹等人影响下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时,此书无疑具有作为例证的价值。《水浒后传》被作者陈忱用来表达对政治的疏离和不满,书中引入了小说可以表达个人感情的观念,这使作者站在时代的前沿。中国妇女文化经历了明末清初以及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这两个时期的发展,在第二个时期,女性可以是读者、评论者甚至作者。女性读者推动了小说的发展,到《红楼梦》续书时表现尤为突出。各种《红楼梦》续书显示出女性可以是值得尊敬的小说批评家,续书的情节经常回应女性的关切。出版、传教和妇女之间有一定关联。出版文化与妇女文化在19世纪末以前有所发展,中西小说在19世纪都拥有了更多的读者。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读者不断增长的兴趣;另一方面是书商们敏锐地意识到小说能带来更多利润。就传教士而言,他们意识到小说能改变读者的观念。 相似文献
993.
王文元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5):90-95
当前“红学”存在种种问题。“红学”一词可以用,但它不是学术;《红楼梦》研究应纳入到“文学评论”之中;“红学”不是显学,也不应该成为显学。《红楼梦》是中国许许多多优秀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一部,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它。 相似文献
994.
高淮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6):1-14
刘梦溪《红楼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有《红楼梦新论》、《红楼梦与百年中国》(《红学》的增订版)、《牡丹亭与红楼梦》等。刘梦溪的《红楼梦》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两个阶段:一是《红楼梦新论》阶段,二是《红学》阶段。刘梦溪《红楼梦》研究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尝试运用文艺学基本理论研究文学作品,为了这一实用目的,他选择了当时颇为流行的批评理论和方法,虽不免机械和狭隘,但研究格局很大;刘梦溪《红楼梦》研究的第二阶段,则重新检讨红学的历史和现状,能够从学术出发,分流梳脉,评短论长,豁然贯通,视野更开阔了,思想更融通了。并且,刘梦溪的《红楼梦》文化研究呈现出一种"文化托命"的学术使命感。 相似文献
995.
科米萨罗夫提出的语用适应理论,要求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语用适应性的调整,使译作的语用影响与原作一致。俄罗斯著名汉学家帕那休克翻译的《红楼梦》俄译本在俗语俄译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语用适用策略,即保障对等理解、传达情感效果、完成“翻译外最高任务”等原则,较好地表达了《红楼梦》中俗语所蕴含着丰富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996.
言语交际中,对同一对象的称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场合、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话题、心理等因素转换。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对话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从广义上讲,称呼语的转换属于语码转换的一种。以《红楼梦》为语料,选取其中称呼语语码转换的例子,立足语域理论的语场、语旨及语式探析称呼语这一语码转换的现象,以期在日常言语交际中灵活运用称呼语,获得良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997.
孙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3)
文章将吴宓的红学研究置于现代小说批评语境中加以考察,指出在实用功利主义小说批评和科学实证主义小说批评盛行文坛并对红学研究造成强大影响之际,吴宓始终坚持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进一步发展王国维所开辟的哲学美学批评模式,将其具体化为对《红楼梦》的人生哲学阐释和艺术特征分析,其理论见解不仅为红学研究开辟了一方新天地,而且对于现代中国的小说批评发展进程而言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美国大学通才教育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项锷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1):121-125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高等教育的理想。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也是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大学通才教育的产生正是为了调和两者的矛盾。通才教育模式在美国大学历史演进中的复归表明,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受教育者在社会中的选择越来越复杂、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通才教育是值得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999.
李锦霞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2):47-51
《红楼梦》流播俄罗斯200多年的历史表明,由于传播者和接受者知识结构与目的动机的不同,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异域的接受过程会受到包括作品自身文学审美、艺术表现、传统文化等必然的文学价值取向的考量,同时也受到社会政治、市场需求等可能的非文学价值取向的左右。反映出俄罗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翻译文学作品择取中的一般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00.
何红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1):23-27
姚燮所谓的“人事”,其实是对世人常情的一种认识,对世人生存环境的一种概括。以此品评小说人物,往往可以在人物“难为之处”最能发现“人事”使然的合理根据,表现出对人性的理解与尊重;对生存环境与人物性格深刻关系的揭示,也更强调生存环境实际上就是诸般“人事”对人物性情的促成与影响。可以说,正是这一独特的“人事”角度,构成了姚燮深入性格分析与人物评价的根本依据,成就并突出了姚评人物论平实而又深刻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