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5篇
社会学   1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1.
黑洞是一个黑窟窿,一只吞噬兽,它曾被认为会像蛀虫一样慢慢地吞噬着整个宇宙,最终成为宇宙的终结者。如今,黑洞可能摇身一变,摆脱昭彰的臭名,变成—个伟大的“生命播种者”。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选取了四川省凉山州大中小学校的410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对其SCL-90症状的9个因子进行了横纵比较;研究发现贫困学生中确有"心理黑洞"存在,其形成是渐进深化的过程,体现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5个因子上的逐步异化;对"心理黑洞"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阿巴边界"黑洞",是指阿巴国际边界杜兰德线存在理论与现实间的严重错位,以至于阿巴边界产生巨大安全漏洞,无法填补,且是庇护反政府势力的天堂,犹如黑洞。它根源于英国殖民者建立的英属印度西北"科学边界",成形于巴基斯坦基于杜兰德线建国,影响深远。阿巴边界矛盾爆发,阿巴政府分别择时利用"黑洞"对反政府势力的庇护功能,培植对方敌对势力,与此相应,它不但使得"普什图问题"和"俾路支问题"成为巴方痼疾,而且导致苏美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以及塔利班等极端势力的兴起。当前,"黑洞"正向中巴经济走廊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西线"与"东线"之争上。鉴于KP省、FATA和俾路支省的坚定立场,巴政府提出"多线"方案,将抉择困境之球踢给中国。藉此,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如何避免陷入"黑洞",值得中国人深思。  相似文献   
14.
方方以其作品寻找女性精神生活的自由天空,也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学天空。暗示使方方向女性主义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并不意味着方方的创作有明显的转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一直呈高速增长趋势,其巨额储蓄存款形成了严重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和宏观经济健康发展的银行体系"黑洞".因此,居民储蓄分流问题成为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正是在对以上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居民储蓄分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以积极推进储蓄替代型证券的发展作为有效解决居民储蓄分流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马莉 《女性大世界》2006,(11):165-167
在加拉斯加我成了“珍稀动物” 从玻利瓦尔(Bolivar)机场出来已是深夜,我乘上一辆吉普出租车直往加拉斯加(Caracas)奔去,黑洞洞的夜幕下隐隐约约地看到这座山城,远处的山坡上星火点点,大概是民宅。大概走了十分钟,这座在山谷中的城市,四面八方的灯火微弱地跳跃着,越走越好看,我已经等不及明天天亮才可以看清这座城市。  相似文献   
17.
武汉今年将给全市窨井盖建立"身份证",窨井盖破损、被盗等问题有望得到根本解决。(2011年1月5日《湖北日报》)——城市窨井盖屡屡被盗,使行人掉下窨井的事故时有发生,给城市道路安全留下了一个"黑洞",也给行人的安全埋下了严重的事故隐患,成为行人的心头怕。  相似文献   
18.
杨兴强 《南都学坛》2000,20(3):38-41
讨论了经典黑洞及其视界附近的物理规律 ;阐述了量子黑洞的热辐射及其热性质 ;进一步分析了产生热辐射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9.
《深渊》以芝加哥小麦交易为题材,从一侧面反映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初期商品交易的黑幕。小说描写了女主人公劳拉定居城市后的情感变化和形成的城市恐惧感以及男主人公杰德温在交易场中投机成功和博弈失败的心理变态。在《深渊》中,诺里斯创构了城市黑洞意象和斯芬克斯意象,揭示了人性与动物本性纠结的本源,突显了经济主宰早期现代城市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媒介的影响渗透于文化的各个层面,形成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系统——媒介文化(Media Culture),其成为当代世界最值得关注的文化景观与当代文化的重要形态之一。通过对媒介文化研究的传播学反思,发现媒介文化研究客体的重点已从大众传播变迁为小众传播或分众传播、媒介文化参与主体呈现出传统大众传播媒介机构、网络与新媒体、政务媒体和自媒体多元包容的格局。在社会生活中,媒介犹如"黑洞",当前媒介"黑洞效应"主要体现为新媒体的热点效应、"媒介间性"的融合效应、消解用户意见的"极化"效应、"媒介娱乐化"的吞噬效应、文化表面繁荣的"中空"效应和"穿越"文化的反思效应。媒介"黑洞效应"深刻影响媒介文化走向,媒介文化呈现出从媒体融合到文化融合与融合文化、从优化舆论引导到践行文化引领、从提升大众传媒公信力到强化自媒体私信力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