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47篇
  免费   2351篇
  国内免费   788篇
管理学   2318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971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802篇
丛书文集   8969篇
理论方法论   2866篇
综合类   52436篇
社会学   3545篇
统计学   1953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91篇
  2022年   532篇
  2021年   721篇
  2020年   908篇
  2019年   853篇
  2018年   838篇
  2017年   1005篇
  2016年   1123篇
  2015年   1469篇
  2014年   3559篇
  2013年   4296篇
  2012年   4435篇
  2011年   5211篇
  2010年   4234篇
  2009年   4269篇
  2008年   4468篇
  2007年   5427篇
  2006年   5456篇
  2005年   4911篇
  2004年   4574篇
  2003年   4500篇
  2002年   3673篇
  2001年   3111篇
  2000年   1705篇
  1999年   502篇
  1998年   282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喜  付阳 《中国管理科学》2021,29(2):184-194
从绿色建筑供给侧角度出发,构建消费者效用函数、开发商利润函数和政府与开发商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消费者绿色偏好、建筑绿色度、成本等因素对建筑价格、需求和利润的影响以及政府动态奖惩政策下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消费者绿色偏好支付系数和建筑绿色度的增大有利于绿色建筑价格、需求和利润的提高,但高成本却使需求和利润降低;政府采用静态补贴与静态税收政策时,博弈系统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采用动态补贴与静态税收、静态补贴与动态税收、动态补贴与动态税收三种政策组合时,系统存在演化稳定策略;动态补贴与静态税收的政策组合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优于其他政策;开发商开发绿色建筑的概率与补贴上限值呈负相关,与税收上限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农地产权结构是搭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与宪法秩序有效链接的重要桥梁.从农地产权结构变迁的视角看,我国传统土地增值收益的国有化机制实际在很大程度上符合1982年宪法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地租国有原则及地利共享秩序.然而,由于宪法土地条款一开始就被注入了地利分配具有倾向性的思想基因,长此以往便忽视了农民作为整体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另一半宪法秩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进行了"同地同权"、赋权于"民"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其实质是宪法秩序的延续而非替代,我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主要机制仍是征地补偿制度.要实现我国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分享,必须回到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一元论的完整地利共享秩序中来,并遵循实质平等的要求,通过以"人的城镇化"为目标对区片综合地价进行限定、采取倾向于农村及农业发展的"土地财政"政策、打破城乡户籍二元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案,推动农民全过程参与、共享土地利益.  相似文献   
3.
文章的特色和理论意义在于,尝试量化"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份"一带一路"相关政策文件,以设计政策效力、政策措施与政策保障的评判要点为基础,确定政策措施强度和政策保障强度.细致讨论"一带一路"文件的政策强度与经济开放度提升之间的关系,并讨论该关系在东西部地区的差异以及政策保障强度在政策措施强度与经济开放度关系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政策措施强度能够正向促进省域经济开放度的提升;在经济开放度高于10%的省份中,政策保障强度正向调节政策措施强度与经济开放度提升之间的关系,政策措施强度和政策保障强度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政策措施强度中资金融通强度对于沿线省域经济开放度的提升有着最显著的正向影响,政策沟通强度对于沿线省域经济开放度的提升影响不显著;政策措施强度对省域经济开放度的提升存在地区差别,西部地区更注重"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机会.建议:"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在政策设计上,不仅要对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内容作出合理规划和布局,还应对保障机制作出可操作性的安排.  相似文献   
4.
寨堡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性聚落,其修筑的时间、空间皆与区域的战争形势有着较大关系。清代四川省由于多次大规模战乱,迫使乡民修筑了数以千计的寨堡。寨堡的命名主要可分为因自然地理条件和因人文社会因素两大类,前者包括地形、水文、土石、植物等,后者包括姓氏、寺观、神祇、嘉名、人物、神话、形象、纪事等。寨名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了寨堡的选址、用材、作用、历史、精神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将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联系起来思考,可以具体地考察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以农业技术水平作为门槛变量,选取2009—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测定城乡收入差距,以劳动力转移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得出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可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该影响具有单一门槛效应.在农业技术水平较低时,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收敛效应较小;当农业技术水平越过门槛值达到较高水平后,劳动力转移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几乎增加了一倍.此后,通过替换解释变量泰尔指数为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农业技术水平为农业生产效率重新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发现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其检验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文章将农业技术进步、劳动力转移、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三个重要变量纳入同一模型框架中,在加深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一视角的研究的同时,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It is uncertain whether Latin America and Caribbean (LAC) countries are approaching a single mortality regime.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LAC has experienced major public health interventions and the highest number of homicides in the world. However, these interventions and homicide rates are not evenly shared across countries. This study documents trends in life expectancy and lifespan variability for 20 LAC countries, 2000–14. By extending a previous method, we decompose differences in lifespan variability between LAC and a developed world benchmark into cause-specific effects. For both sexes, dispersion of amenable diseases through the age span makes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to the gap between LAC and the benchmark. Additionally, for males, the concentration of homicides, accidents, and suicides in mid-life further impedes mortality convergence. Great disparity exists in the region: while some countries are rapidly approaching the developed regime, others remain far behind and suffer a clear disadvantage in population health.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职学生网上评教存在的问题,采用评教验证机制设置不合理评教的限制。对学生评教数据先剔除异常值,再分别对不同班级、不同课程和不同院系之间的学生评教数据进行修正与优化处理,得出最终的修正分值,降低了因班级、课程和院系的不同而导致的评教数据的差异性,使学生的网上评教能更准确有效的反应出教师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Long Range Planning》2019,52(3):366-385
The ambidexterity framework, which comprises two contradictory, yet interrelated processes of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has been researched using a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Few studies, however,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question: how is ambidexterity managed across multiple organizational levels? To address this question, we introduce the term ambidexterity penetration that refers to the enactment of ambidexterity across multiple organizational levels and develop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bout how it is practiced (horizontally, vertically and organizationally). We empirically showcase this framework using findings from six business units of an aerospace and defense organization and analyzing data from 30 interviews. Overall, our study contributes to ambidexterity research and offer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ambidexterity penetration across multiple organizational levels in the context of the aerospace and defense sector.  相似文献   
9.
The interactional, interdependent, and dynamic nature of value co-creation has made value management in business relationships a particularly challenging issue for both academicians and practitioners. In addition, studies on this topic have mostly focused on managing value co-creation in isolation from the wider relational context without completely capturing the influence of other value processes on value co-crea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broader picture of value co-creation management by providing a model based on interlinked value processes, namely, value communication, value appropriation, value measurement, and value representation. We adopted a qualitative approach based on 86 interviews with managers of both customer and supplier companies, which operated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nagement of value co-creation implies considering complex patterns of interconnections with other value processes. In particular, the study will shed light on the centrality of value appropriation to co-create value and on the importance of value representation to coordinate ideas and enable future co-creation opportunities.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企业丑闻的频发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公司治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有的研究表明,员工企业伦理态度关乎员工承诺度和企业竞争力。本文依据个人层次研究理论,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选择国内6家企业的员工为调研对象,沿用国外企业伦理个体层次研究中广泛使用的量表"Attitude Towards Business Ethics Questionnaire"(ATBEQ)即企业伦理态度量表,考察当代中国企业员工对企业伦理态度的看法;另外,也分析了不同的工作年限,性别,学历,户口等因素下的企业员工伦理态度差异。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员工的企业伦理观存在困惑;大部分中国员工有企业利益相关者意识;教育对企业员工伦理态度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