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8篇
民族学   25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80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00篇
社会学   5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1.
While the relevance of metaphor to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is now accepted in theory, if not by managers themselves, the way metaphor organizes us is not as well understood. This is because accounts of metaphor and organization neglect the embodied working of metaphor and of language in general. Metaphor works by enacting the relational quality of the world within our embodied experience. A metaphoric capacity is a capacity for organization. Poets develop this capacity through language; a good manager develops it through organization of themselves, other people and the material world. Such managing requires an openness to experience that allows organization to develop within a situation, rather than being imposed from outside or on top of it.  相似文献   
112.
Concern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ies in postcolonial Australasia, this article compares and contrasts representations of religious women Mary MacKillop (1842–1909) and Suzanne Aubert (1835–1926). MacKillop, constructed as a contemporary popular ‘Australian legend’ is set to become Australasia's first saint, while in April 2004 investigation began into the beatification of New Zealand nun Aubert. Combining religious and secular explanations, despite the two women's lives and work displaying many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the article offers an explanation as to why it is that MacKillop, and not Aubert, will be Australasia's first saint.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representations of the two women are embedd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ies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that draw upon gendered ‘white settler society’ mythologies.  相似文献   
113.
霍红霞 《阴山学刊》2006,19(4):78-81
约翰.威克利夫宗教改革思想的产生源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他本人的学识和社会经历,其提出的“天恩统治论”、没收教会财产归为国有、建立“民族的廉俭的教会”、“圣体临在说”等一系列宗教改革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觉醒,给罗马教会以沉重的打击。然而威克利夫在否定教会神权的同时,仍没有摆脱神权思想的束缚,树立起的“王权至上”理论,实质上使国王成为新的压迫人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4.
基于宗教理性选择理论,提出宗教风险假说,认为风险以及风险应对能力是人们做出宗教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市场经济、贫困和弱势群体等角度,根据作者调查数据、国家统计数据以及其他全国和局部调查数据,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市场经济中的宗教需求要高于计划经济;(2)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信教密度就越高;(3)弱势群体的宗教需求要高于强势群体。这些结果证明了宗教风险假说的合理性。最后依据该假说,提出针对当前农村"宗教热"政策建议主要有两点:(1)降低农村人口所面临的风险;(2)提高其应对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5.
康有为与西美尔同对宗教问题致力一生,却采取了建构与解构两种不同的方式。康有为从三个层面进行孔教论的建构:通过孔教复原的方式提升孔子为创教之主;对教义进行推补,将其划分为小康和大同两个阶段;建构孔教会,完善孔教的组织形式。西美尔则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上,提出宗教性与宗教的区分对传统宗教进行解构;他指出传统建制宗教在现代社会日益没落,而作为人类天性的宗教性并没有消除,转而以个体主体性宗教的形态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116.
古代蒙古族法制思维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代蒙古族在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法制与宗教相结合的司法体制,具有明显的草原气息与帝国情结,是文化冲突与融合的产物,培养了民族自己的法律思堆方式与特有的法律内容,体现了法制道德化的特点;是生成中的民族心理在法制文化的思维沉淀;是民族性格的法制塑造。  相似文献   
117.
古代埃及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也是埃及古文明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根源。在埃及这个众神的国度里,伊西丝女神作为古代埃及妇女最典型的代表,从文明之初直至后来的希腊罗马时代都备受尊崇,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其普及范围之广,受欢迎程度之深,为埃及其他神灵所不及。通过对她的各种法力和特权的讨论,我们得出结论,伊西丝正是因其独具特色的强大的母性形象走进了埃及人的生活,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大到天文、艺术、文学、建筑,小到日常生活习俗,都蕴含着伊西丝女神的影子,她的崇拜对后来的罗马基督教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8.
119.
和谐社会表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和健康发展。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不断深化提高的重要体现。当代世界动荡中的民族和军事冲突,隐含着深刻的宗教背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和认真吸取世界各国处理宗教问题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方针。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工程。  相似文献   
120.
"嘉绒十八土司"被视为是一个关于嘉绒藏族历史地理范围的表述,但在具体理解上却存在不少分歧,且各有不合情理之处.从"十八"之说广泛存在于苯教文化体系,以及象雄苯教与嘉绒地区的历史文化渊源关系来看,"嘉绒十八土司"很可能源于苯教关于"十八"的数字崇拜及相关的象征文化,"十八土司"非实指,无关嘉绒藏族的地理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