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学   2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虽然李提摩太对大乘佛教的诠释受到他自己的基督教信仰影响,甚至是受到传教使命驱使,但他的进路迥然不同于具殖民色彩的东方学,并且在动机和态度上颇为符合大乘佛教的精神。他在翻译佛典的过程中,没有强调东西方宗教观念之间的差异,反而突出它们的相通之处,希望以此作为基督教与佛教建立合作或友谊的共同基础,而不是使佛教徒皈依基督教。基于他的著述,可以发现他实际上实践了一种后殖民的批评,与殖民势力是对抗的。他的终极目的是全人类的解放,但进路与心态截然不同于那种解救东方人的殖民主义式思维,因为他从来不曾假设西方文明更为高等。就萨义德对东方学或东方主义的批判来说,李提摩太对大乘佛教的响应可以说是一个例外,甚至是反例。  相似文献   
12.
李提摩太来华之初,遵循传统的街头布道传教方式,但收效甚微。"丁戊奇荒"发生后,李提摩太积极进行赈济活动并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声望。以"丁戊"赈灾为契机,他广交官绅,译印书刊,培训当地教会领袖,借推动中国改革之机力图使中国皈依基督,从而开创了一条新的本土化传教路线。然而,近代中国的变革日益走向非基督教化的趋势,这是李提摩太所不能左右的。  相似文献   
13.
罗蒂把客观性说成一致性,企图根本否认真理的客观性.针对这种观点,本文从客观性与语言、客观性与历史性、客观性与发展三个方面对罗蒂进行了反驳.本文指出,首先,世界存在是一个基本事实,并不属于语言哲学的范畴.其次,人诚然具有社会历史性,但人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却不局限于自己的时代.第三,强调客观性不仅不会妨碍真理的发展,相反恰恰是真理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2012,59(10):1450-1474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representation of gay men in Spanish comedies of the 1970s. It analyzes how cinema used the stereotypical image of gay men projected by the dictatorship and how, once it ended, this image endured in the comedy genre. It introduces film theori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umor taken from relevant authors, such as Jordan, Charney, Voitylla, and Petri. Afterward, it focuses on the works of Ozores as a filmmaker who encapsulat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alled comedia de mariquitas (sissy comedy). It analyzes how the construction of humor was based on the Francoist conception of gay men, and questions why the figure of the gay man was so effective in the production of comedy. Finally, this article refers to Dyer's theories around stereotyping, and develops them to study the Spanish context.  相似文献   
15.
知识的确证问题是西方知识论的核心问题。罗蒂认为知识的确证是一种社会现象。罗蒂的知识确证观,与他反思、比较两种不同的确证范式和思路紧密相关。罗蒂断定传统确证观混淆了知识主张的确证和因果性说明,而这种混淆之所以发生,就在于以视觉隐喻作为解决知识确证问题的预设。罗蒂认为,实用主义提出了一条可取代传统确证观的更合理的知识确证的新思路。这一思路把知识看作是经由主体间讨论或对话而被确证的真信念。罗蒂关于知识确证的主张,是摒弃传统确证观,推崇这种知识确证新思路的引申和结果。  相似文献   
16.
风靡全球的自由软件运动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运动或经营模式创新,而是在提倡和实践着一种新型的社会交往方式,意味着一种值得追求的社会理想。它与现行的软件私权体制及其意识形态发生着冲突。理查德·斯多尔曼深刻地批判了私权软件体制,这种批判不仅是理论上的,更是通过自由软件运动的实际发展现实地展开的。分析斯多尔曼定义的“私权软件体制”的含义、本质及其对社会的危害,并把斯多尔曼的思想与当代信息化的资本主义的现状进行初步的比较,对于我们深入研究自由软件运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意义生产问题,罗蒂提出用"解释学"来取代"认识论"的策略。这一解释学转向主张把事物置于意义之网中进行考察,破除了意义拥有不变本质的神话。它在学界引发了强烈共鸣,但也招致颇多微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罗蒂同属新实用主义阵营的舒斯特曼做出了长篇批驳,但它实际上并不成立,又重新堕入传统的基础主义窠臼。  相似文献   
18.
舒斯特曼从实用主义哲学出发,为通俗艺术的价值进行了辩护,将通俗艺术审美价值的合法性归结于“审美快感”,力图消除理论界对不同艺术形式所采取的“高雅”“通俗”之别,尝试在身体经验的领域为通俗艺术寻得一片合法之地,并最终在经验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构建起一种“整体的艺术观”。然而当舒斯特曼集中火力批判传统艺术批评的保守、狭隘,批判其对大众文化、通俗艺术过于苛刻时,舒斯特曼却并未真正触及通俗艺术内部的审美价值辨析,自然也就无法给予“艺术”一个自洽的价值判断。为通俗艺术的价值正名,仍需回到艺术的内部来审视其价值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建筑形态的发展和抽象派艺术的特征,主要从几何抽象派和抒情抽象派两方面来分析,并以理查德.迈耶和扎哈.哈迪德两位现代建筑大师为例,分别论述了抽象艺术的风格流派和抽象派艺术对建筑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的英国处在一个经历重大变化的时期,繁华的表象之下,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同时科学的发展,工业化的进程,都对当时人们的生活以及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生活在这一历史时期的理查德·杰弗理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加之个人生活经历,形成了其独特的自然观:一、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共处。二、自然中不存在任何目的,计划和任何设计。自然存在于人类之外,甚至在一定意义上与人性相悖。三、自然与人类社会生活形成对比:自然是美丽丰盈的,而人类的生活却那么悲惨。四、人类应该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这取决于人自已——自然可以成为人类生活的理想模式,可以成为人们受伤时具有疗伤作用的避难所;如果人类不善利用或者一味破坏自然,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