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7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篇 |
民族学 | 1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26篇 |
理论方法论 | 5篇 |
综合类 | 88篇 |
社会学 | 4篇 |
统计学 | 6篇 |
出版年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学术界传统观点认为 ,按有无法律上的规定推定可以分为法律推定和事实推定。实际上 ,事实推定作为一种事实认定的方法 ,同法律推定作为一种推定有着一些深层次的不同 ,并非只是有无法律规定的问题。为此建议用大陆法系上的“表见证明”的概念来取代“事实推定”,并认为表见证明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推定 ,只是证明方法的一种。还初步就表见证明的前提、依据以及对其的限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2.
陈应珍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8(3):5-9
我国对立法行为的规范基本上经历了从宪法和组织法授权型规定、程序化规定到单行法律或法规规定,最后发展到法典化这样四个阶段.《立法法》作为规范立法行为的基本法律,对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规范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质量、明确立法权限、维护法制的统一与尊严、完善法学体系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立法法》实现了立法制度的法典化,充实了程序性规范,增强了立法的民主性及可操作性,它根据社会实际需要,扩大了立法主体的范围,同时对地方立法权、行政立法权给予了一定的制约,加强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并且增加了法规、规章之间的冲突裁决机制,完善了立法监督制度.《立法法》是我国立法制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3.
生计模式是生成民族文化的根基。布依族铜鼓十二则民歌,不仅以唱颂铜鼓为主题,展现铜鼓在布依族社会中的重要文化意义和神圣礼仪,而且详细地叙述了布依族春耕、施肥、管理、秋收等稻作生产生活的文化特点。民歌内容本身既反映了布依族的生计模式,也传承了生产劳动知识及其相关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44.
张君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5):78-85
当前通用航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通用航空的安保问题也随之引起了关注。由于通用航空的特殊性,安保立法面临诸多挑战,难度倍增。国际民航组织就通用航空安保工作制定了建议措施并提供了相应的指导材料。当前通用航空安保立法中,法律、法规以及部门规章均存在不足,新近制定的《通用航空安全保卫规则》仍需改进。因此,为了更好地保障通用航空发展,应当从搭建系统的航空安保立法体系,丰富立法内容以及提高立法的前瞻性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当前的通用航空安保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45.
晁根芳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3):113-115
WTO规则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研究法律上的应对之策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拟应强化贸易的环境管理决策机制,加强国际立法合作,加强和完善与贸易有关的环境立法,加强绿色贸易制度的法制建设,强化环境法律实施与监督。 相似文献
46.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案件调查情形较为严重的国家.不仅遭受的案件数排在世界首位,而且遭受反倾销案件最终裁定的比率也位居世界第一.这种现状给我国的国际经济交往带来困境与危害,最终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但是,究其原因,并非我国客观上实施了大规模倾销行为,而是由于在裁定过程中我国所遭遇的"倾销"之确定标准有失公允与客观,例如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被一些国家所否认.针对如此困境,宜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实施应对策略:一方面通过国际方面的谈判与协调中力争获得相对公平的裁定标准;另一方面通过政策的导向及国内相关机构的配合与服务促进作为应诉主体的企业切实强化其应诉技能. 相似文献
47.
中国正义论纲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玉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中国正义论是一个源远流长、而被现代学术长久遗忘的传统.汉语正义与西语justice之间存在着可对应性和非等同性,这就为中西对话与比较提供了前提.中国正义论的总体架构是:仁→利→智→义→知→礼→乐.中国正义论的主题是礼的损益根据问题,即赖以进行规范建构及其制度安排的正义原则问题.中国正义论的论域是利的问题,即由仁爱中的差等之爱所导源的利益冲突问题.然而同是仁爱中的由推扩而溥博的一体之仁却正是解决利益冲突问题的保证,即保证对他者私利、群体公利的尊重. 相似文献
48.
余治平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3(6):5-15
儒家的理想不仅要让人成其为人,而且还要让社会成其为社会。古代中国,政权马不停蹄地换,甚至还会一时真空,但社会却还能够维持得很有好,人伦秩序一天都不乱,靠的就是教化的力量。在对江北水村余氏耕读堂的田野调查中,发现其祖辈留下来的仁、义、礼、智、信之"五常"与忠、孝、恕、廉、耻、温、良、恭、俭、让之"十德",其新修"族规十二条",充满儒家精神与儒家情结,已成为其家风,世代相传,遵循不移,影响族人做人、做事。王阳明的《南赣乡约》,发挥底层精英作用,彰善纠恶,能够使人做"良善之民",营造出"仁厚之俗"。相比之下,《万集乡严南村村规民约》则显得简陋、单薄,失之于空洞,儒家乡村治理传统之断裂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9.
在对16个亚洲经济体参与的32件区域服务贸易协定进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与多边服务贸易体系相对照的视角,对亚洲经济体参与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机制进行分析,并对亚洲经济体在区域贸易协定框架下的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进行量化评估,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识别区域服务贸易安排在多边服务贸易安排的基础上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50.
阴阳家的生态观念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阴阳家的生态观念主要见于现存《吕氏春秋》的《十二纪》等文献中。四时教令是阴阳家不同于诸家而特有的观念 ,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蕴。阴阳家根据阴阳消长和五行运转说明天地自然生态变化的机制 ,并通过一年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清理出一个有序化的生态系列 ,由此制定人事活动必须遵循的生态律令。阴阳家以顺应阴阳五行为其生态理想 ,具体通过“序四时之大顺”来实现。阴阳家的生态模式总结了先秦农业生态的有关知识和经验 ,具有自己的思想特色 ,并推动了中国古代生态观念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