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13篇
  免费   670篇
  国内免费   205篇
管理学   186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3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314篇
丛书文集   777篇
理论方法论   354篇
综合类   7395篇
社会学   525篇
统计学   529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454篇
  2018年   511篇
  2017年   652篇
  2016年   541篇
  2015年   555篇
  2014年   881篇
  2013年   2106篇
  2012年   1174篇
  2011年   1018篇
  2010年   841篇
  2009年   829篇
  2008年   909篇
  2007年   881篇
  2006年   809篇
  2005年   683篇
  2004年   565篇
  2003年   481篇
  2002年   419篇
  2001年   362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01.
Research on presenteeism has largely focused on its prevalence, 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on the health of both employees and organizations. To date, 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presenteeism on workers’ attitudinal and motivational responses. Based on the Effort–Recovery Theory,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work engagemen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enteeism and job satisfaction. Building on previous work, this study also proposes to consider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the work engagement–job satisfaction relationship.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a mediated moderation model, the results of bootstrapped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 three main results. First, presenteeism i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work engagement and job satisfaction. Secondly, work engagement is one of the factors through which presenteeism influences job satisfaction. Thirdly,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moder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work engagement and job satisfaction so that, at a low level of work engagement, feeling supported by the organization makes a difference on job satisfaction. Overall, this research is part of the limited number of studies that have focused on the interplay existing between presenteeism and its consequences in terms of job attitudes.  相似文献   
202.
不同于已有决策模型对网络内容质量或广告质量的忽略,本文考虑用户粘度、广告质量及其信息不对称等因素或决策情形,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别针对免费模式与订阅模式建立博弈模型,探讨网络内容提供者的最优盈利模式选择问题及其最优的内容质量策略与广告定价策略,并设计广告合同以激励拥有私人信息的广告主"讲真话"。结果表明:(1)网络广告尤其是优质网络广告的存在有利于系统实现帕累托改进,并能缓解订阅模式的实施难度;(2)信息不对称削弱了网络广告质量对网络内容提供者与社会福利的积极作用,并且网络广告质量越高,其信息价值越大;(3)订阅模式并非始终优于免费模式,并且相同条件下,前者适宜"少而精"策略而后者适宜"广而平"策略。  相似文献   
203.
以市场需求随机的视角建立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基于碳标签制度的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协调策略。模型引入产品碳足迹e1作为决策变量,分别研究了在收益共享与成本共担契约下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中决策变量最优解及最优利润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碳排因素时集中决策相比于分散决策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参数满足一定条件下零售商通过与供应商共担碳减排成本,可以实现利润的增长,初步验证模型的契约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4.
本文从货币政策理论出发,构建以稳定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的“多目标”货币政策规则理论模型,并采用1998年1月至2019年11月的月度数据,建立开放经济下的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货币供应冲击、利率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的时变与动态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时间阶段,货币政策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存在较强的时变特征。(2)等间隔脉冲响应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短期影响效应要高于中长期,而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却存在一定滞后性和扩散性,且价格型规则更有利于熨平外部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3)时点脉冲响应表明,利率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弱于货币供应冲击,且利率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回到稳态均衡的速度更快。总体来看,在调节国际资本流动和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效果上,价格型规则优于数量型规则,我国央行货币政策选择应逐步从数量型规则向价格型规则转变。  相似文献   
205.
本文基于复杂网络的局部聚类系数改进了传统的全局最小方差投资组合模型。首先通过股票对数收益率的相关系数矩阵构造股票关联网络,然后计算股票关联网络的局部聚类系数,最后通过全局最小方差模型确定最佳投资组合。将改进后的模型应用于A股市场,经过夏普比率、信息比率和欧米茄比率的对比分析得出改进后的投资组合模型在样本外的表现优于传统的全局最小方差投资组合模型。  相似文献   
206.
随着绿色发展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各地政府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成为降低环境污染和提高增长质量的主要途径。为了考察地方政府环境分权和竞争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本地—邻地”效应,本文利用非期望产出EBM模型测度绿色技术创新程度,并将绿色技术创新指数引入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最后,结合2003-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空间集聚以及邻近地区的策略竞争效应;(2)环境分权对本地和邻地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呈“U型”变动特征,且现阶段并未跨越分权驱动创新的临界点;(3)环境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的交互效应整体为负,环境行政分权、环境监察分权和环境监测分权等不同类型环境分权采取的策略并不相同;(4)区域环境分权产生的绿色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存在异质性,中西部地区环境分权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207.
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事关公众切身利益,体现国家服务效能与治理能力。 基于合作生产理论、公共价值和战略三角模 型间关系,从党建引领视角提出“一核多元”型综合整治合作生产模式。 以北京市 J 社区为例,采用张力分析工具,从使命管 理、政治管理与运营管理层面建构综合整治张力分析模型。 分析发现,党建引领的综合整治合作生产可促进社区合作生产网 络的形成与发展,这对社区治理模式创新与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8.
厘清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推进流转意愿与流转行为相匹配,对于生态功能区域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保障生态用地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河北省农户调研数据,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ROC曲线相结合,深入分析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依据ROC曲线检验模型效果和界定最佳预测阈值。模型结果显示ROC曲线的Youden指数为32.7%,对应的预测阈值为0.41,模型效果较为良好,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人口规模、承包土地规模、主要收入来源、土地归属认知、村庄地形、村庄类别、租金是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并不限于经济因素的考量。  相似文献   
209.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推动实现农业集约化、绿色化和资源再生化,构建资源节约型、绿色低碳型、生态循环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0-2018年我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刻画资源消耗、农业产出、农业碳排放之间的动态传导机制。结果表明:(1)东部农业"碳达峰"节点出现较早,东北、西部相对较晚;2018年农业碳排放居前三的省份为湖南、黑龙江、河南,居后三的为北京、天津、上海;(2)资源消耗和农业产出之间呈现"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集约化生产模式,但影响力微弱;农业产出和农业碳排放之间"高产出高排放"的情形长期面临农业绿色化的严峻考验;农业碳排放与资源消耗之间呈现"低排放低投入"的资源再生化现象,影响力短期微弱长期较强;(3)推动实现农业集约化、绿色化、资源再生化的关键在于探索降低农业碳排放的多重路径。因此,应强化农业集约化生产,充分发展资源再生化模式,探索形成农业绿色化格局新路径,以此来加快实现碳减排目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10.
通过对中国10个城市成年受访者的调查,发现公众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感知风险水平较高,反映其对食品安全形势较担忧,且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存在信任危机。不过公众的感知控制力较高,普遍认为自己有保障自身食品安全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的食品消费中仍然有较高的信心。研究证实中国公众在食品安全的知识层面存在着知识自负现象,公众自我评估的主观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实际拥有的客观知识水平,且真正对公众食品安全信心产生影响的是公众的主观知识水平。这说明传统缺失模型所倡导的以科普、辟谣为主要形式的致力于教育公众、提升公众客观知识水平的行动能够取得的效果可能非常有限;而公众的主观知识水平和感知控制力的提升能有效提振公众的食品安全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