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07篇
人口学   52篇
丛书文集   164篇
理论方法论   81篇
综合类   819篇
社会学   2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卡夫卡《诉讼》中的一切都笼罩在"法"之中,但小说中的"法"又不是一个内涵单一确定的概念,它包含着三个层面含义首先,因为没有其他人控告约瑟夫·K,所以约瑟夫·K的原告就是他自己了.约瑟夫·K的自我控告了约瑟夫·K,正如卡夫卡的自我控告了卡夫卡.其次,卡夫卡作为一个熟悉法律,并以法律为职业的作者,在小说中描写司法黑幕、揭露法律问题,应当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再次,卡夫卡决不是无神论者,他有着非同寻常的宗教意识和宗教情怀,因此,从宗教意义解读《诉讼》是完全必要和不可或缺的.当然,小说中"法"的内外界限常常是不确定的、变化的,可以说,小说中的世界就是法门内外的世界,也就是卡夫卡自己的世界.  相似文献   
52.
以《四书》为代表的早期儒学奠定了儒家人文信仰的基础,而理学家朱熹通过重新诠释《四书》完成了儒家的人文信仰。一方面,朱熹以更加理性主义思想方法与概念体系建构以"天理"为中心的哲学体系,以解决人文准则与终极实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朱熹的理论又是一种宇宙目的的象征性表达,包含着生命体验的终极关切,故明显具有信仰的特征与宗教的功能。  相似文献   
53.
It has been part of the Christian tradition that a convert is given a new name and thus a new identity when accepted into the faith. This new identity is meant to signify the overcoming of brokenness in a salvation event that unifies, celebrates, and reorients all the former selves under Christ. But for gays, lesbians, bisexuals, and transgender people it is not the Christian identity but the Queer identity that brings wholeness. This discovery is traced in this essay through the journey of a lesbian Episcopal priest.  相似文献   
54.
邪教特征论     
本文从披着宗教外衣反宗教 ;宣扬“末世论” ,制造社会恐慌 ;非法聚敛钱财 ;对教徒进行精神控制 ;秘密结社 ,危害社会 ,对抗政府等五个方面 ,对古今中外的邪教、特别是“法轮功”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55.
由于受达尔文进化论和西方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近代以来的中国学者一般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过去人类解决不了,而不得不寄托于宗教的问题,现在已由科学解决,所以宗教的势力已经减弱.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西方的科学虽已取得极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宗教并未退缩.冯友兰认为,这是因为,西方的哲学是贫困的哲学.西方的哲学家们不去研究"安身立命"的大事,把本该由哲学解决的问题,让位给宗教.冯友兰发扬了中国思想以哲学代宗教之传统,提出了可以作为人类"安身立命"之所的"天地境界".主张"以哲学代宗教".  相似文献   
56.
在回顾<简@爱>中月亮与火的描写后,分析二者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从意象、宗教和伦理的视角解读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  相似文献   
57.
试论对宗教信仰的社会观照与人生观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社会批判的角度看,宗教的确是"人民的鸦片";但是如对宗教进行人生观照,又不难发现其在终极价值关怀上的某些特殊意义.我们不仅要从社会批判的角度宏观分析宗教信仰的存在,而且也要从人生的角度,内在地观照、肯定宗教对于人生的积极意义方面,并以此为契机在教育及宗教两个系统内实现对宗教教育与文化资源的深度开掘与利用.  相似文献   
58.
西方学者视野中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分别有"冲突说"分离说"相互关联说"认识的不同状态说"和"完整知识说"等不同学说。各种学说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应当克服它们的片面性,把对立的合理论点统一起来,并正确理解每一学说在对立统一关系中的地位,以达到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全面而正确地把握。  相似文献   
59.
道家思想是道教的思想渊源之一。道家哲学一直有“为我”、“贵生”、“全生”的传统 ,注重保养身体、延长生命。这个传统经杨朱、《老子》、《庄子》再到黄老道家发展下来 ,养生的理论和方法越来越丰富、精细。这些理论及方法在秦汉时代特别是东汉时期与神仙方术相结合 ,最终在早期道经中演变为长生成仙的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60.
Research on the dramatic growth of Pentecostal Christianity in Latin America has centered on the idea that participation in Pentecostalism is a cultural strategy with which poor Latin Americans overcome substance abuse, step out of crime and violence, and address conjugal conflict. However, such intentional belief violates the idea of the relative autonomy of culture, and sociologists have generally thought that such an attempt would be self-defeating—falling to what is referred to as the instrumental paradox. Here I argue, with reference to data from fieldwork with Pentecostal men in Caracas, that three aspects of narrative—the play of canonicity and particularity, the predication of intention and agency, and the predication of temporality—permit actors to skirt the instrumental parado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