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3篇 |
免费 | 82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32篇 |
民族学 | 9篇 |
人口学 | 75篇 |
丛书文集 | 127篇 |
理论方法论 | 61篇 |
综合类 | 1015篇 |
社会学 | 33篇 |
统计学 | 1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84篇 |
2013年 | 105篇 |
2012年 | 91篇 |
2011年 | 115篇 |
2010年 | 84篇 |
2009年 | 74篇 |
2008年 | 89篇 |
2007年 | 93篇 |
2006年 | 97篇 |
2005年 | 79篇 |
2004年 | 87篇 |
2003年 | 83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在时变需求环境下,基于模型推导得到供需双方基本库存水平局部优化与整体优化决策方程,并基于算例对基本库存水平整体优化的成本绩效以及需求时变性的影响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如下重要结论:基本库存水平整体优化明显降低供应链库存成本. 相似文献
102.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知识型组织中知识传播过程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知识型组织中知识型成员间知识传播过程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对知识型成员间隐性知识传播过程的影响因素、传播规律等进行了仿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知识型成员间的信任、知识传播者的意愿和影响力与知识传播速度正相关;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知识自下而上的传播;当组织知识水平达到最优传播规模时,组织的知识传播瞬时速度将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3.
基于应对等级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应对等级是应急管理部门采取应对措施的基础,而网络舆情热度是突发事件态势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应对等级为切入点,构建网络舆情热度评价指标体系,从不同应对等级和事件类型的角度选取8个典型案例,运用GooSeeker等工具进行案例数据挖掘,获得各突发事件的舆情热度值,进一步通过构建突发事件应对等级和舆情热度分析图,发现其存在"一致"和"不一致"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把突发事件应对等级引入网络舆情热度量表,使舆情热度的评价与政府发布的应对等级建立联系,评价指标更加完善。另一方面,获得不同对应关系下应对等级对舆情热度的指标贡献,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提出了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4.
基于股权结构内生性的假定,采用面板数据动态地研究了上市公司的派现行为对股权制衡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中小股东并不把上市公司的派现行为(至少是正常派现)视为控股股东的掏空方式,在控股股东完全控制的上市公司这种情况更为显著.考虑到股权结构在静态指标上表现出外生性的一面,同时采用联立方程模型研究发现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派现水平之间存在着联动作用:派现水平越高,上市公司的股权制衡度越低;股权制衡度越低,上市公司的派现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05.
风险投资主体、银行和创业企业家三方委托代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创业企业家、风险投资主体努力程度的影响因素和他们之间的双向道德危害风险,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解释创业企业家难以从银行得到贷款的原因,在Casamana的研究基础上,通过赋予纯金融机构明确的现实定义,构建风险投资主体、创业企业家、银行三方参与的委托代理模型.得出双向道德风险下的最优权益分配.研究表明,若只有银行投资或银行和风险投资主体同时投资时,存在风险限制,当风险高于限制时,创业企业家不可能贷款成功;若只有风险投资主体投资时,则没有风险限制;若银行和风险投资主体同时投资,他们权益分配的最高限制将低于只有一方投资时所得权益分配的最高限制,风险限制高于只有银行投资时的风险限制;若机构在既无资金也无非资金贡献的情况下瓜分风险投资利益,将导致创业企业家努力程度降低;银行、风险投资主体和创业企业家三方参与风险投资时,风险投资主体的最优权益安排与风险投资主体和创业企业家的生产力有关,随着风险投资主体生产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创业企业家生产力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6.
将政府竞争政策与技术创新因素引入到两级多晶硅供应链博弈模型中,研究不同情形下政府竞争奖励与技术创新努力水平对于各级制造商最优利润的影响。构建关于硅片批发价与光伏系统销售量的利润博弈模型,求得了各级制造商的最优利润函数,并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竞争与协调两种情形下竞争政策与技术创新因素对于各级制造商最优与整体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1)政府竞争政策有利于增加制造商的利润;(2)技术创新努力水平的升高可以较快的增加制造商的利润;(3)与竞争情形相比,协调情形下各制造商的利润及整个供应链总利润更高。 相似文献
107.
在智联化和服务化背景下,智能产品服务系统成为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产品的“智能”和“互联”特性给供应链中的产品和服务都带来了新的变化。考虑产品的“智能”和“互联”对产品、服务的需求和成本的影响,构建了供应链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刻画了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供应链的最优运作行为,基于产品收益和服务收益提出了“双元收益共享”的供应链协调机制。通过算例分析,探讨了“服务化”、“智能互联”与“双元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链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智联产品供应链中融入智能服务,不总是能增加供应链利润,存在“服务化悖论”;当产品智联化后,智能互联特性加强了产品与服务的融合,使供应链各方的利润都有较大提高;“双元收益共享”契约不仅能实现供应链Pareto改进,还能提高消费者剩余。 相似文献
108.
内在激励对企业外在激励供给策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员工拥有内在激励的情形下,探讨企业对于外在激励的最优供给策略。研究表明:随着员工内在激励水平的提高,企业对于外在激励的最优供给水平并不一定因此而降低;在员工内在激励发生变化的情形下,企业是否增加、减少或维持其外在激励的供给水平,实际上取决于收益函数对员工努力水平的二阶导数;随着员工内在激励的提高,无论企业所提供的最优外在激励是增加、减少或不变,员工的总激励总会提高;且企业利润是员工内在激励的增函数。 相似文献
109.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水平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时间序列和计量模型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水平之间的发展关系.首先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第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与其就业之间的因果影响关系,继而从产值与就业两个角度定量分析了第一、二、三次产业各自对总就业水平的贡献,得出结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是劳动力就业的决定因素,而第二产业不是就业的决定因素;从产值角度来看,第三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贡献最大,从就业角度来看,第一产业的就业对总体就业水平的贡献最高,其次是第三产业,而第二产业的就业对总体就业水平的贡献最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引入养老保险金记账利率和工资增长率,测算了在不同初始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条件下实施“做实做小”个人账户政策对参保人养老金水平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1.政策调整后,养老金给付结构较调整前更能体现缴费积累与养老金水平的内在经济联系; 2.政策调整后个人养老金水平普遍不如政策调整前的水平,政策调整后养老金水平高于政策调整前均出现在缴费年限较长以及初始缴费工资较高的情况下;3.政策调整对不同的参保人影响不同。政策调整加大了低初始缴费工资人群的生活压力;拉大了男、女职工退休养老金的差距,不利于当前社会男女平等和贫富分化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