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2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9篇 |
民族学 | 5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35篇 |
理论方法论 | 33篇 |
综合类 | 221篇 |
社会学 | 84篇 |
统计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Sang Hea Kil 《Social Identities》2013,19(6):663-677
The Chinese Exclusion Act of 1882 was a watershed event in the context of race, nation, and the law because it denied Chinese immigration into the USA for over 80 year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media coverage of the Chinese in 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during the year of the Act's passage.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Purity and Danger’ provides a starting point in analyzing how whiteness and nation are constructed as ‘pure’, while Chinese immigration is constructed as a ‘danger’ within a symbolic, racial and political manner. Discourse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the data for an intersectional investigation of race, class, gender, and nation, to determine how the discourse is organized thematically, as well as uncover ideological meanings in relation to how ‘fearing yellow’ also reflected ‘imaging white’ in media discourse. 相似文献
2.
Compliance Strategies and Regulatory Effectiveness of Performance-Based Regulation of Chemical Accident Risk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ole that performance-based regulations can play in linking a firm's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safety concerns with their corporate strategy. The specific focus is on the performance standards required by the Clean Air Act Amendments (CAAA) which require firms that store or use certain chemicals to develop a Risk Management Plan (RMP) for reducing the likelihood and impact of accidents at their plants. Data from a series of case studies and interviews of executives in chemical firms reveal that proactive companies integrated many of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AAA into their management systems prior to th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Most of these firms tend to be large ones. Small firms often lack the resources to implement these regulations and hence have tended to have a more difficult time with compliance. 相似文献
3.
Regulations under the 1990 Amendments to the Clean Air Act impose significant requirements on firms handling hazardous chemicals. The nature of the regulations would suggest that small firms, because of limited resources and other structural limitations, would experience more difficulty complying with the regulations than large firms. To understand the difficulties imposed by the regulations on small firms, we interviewed ten small firms in Delaware and New Jersey, states with existing hazardous regulations similar to those being considered by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and evaluated their responses to state regulations. The impacts of th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on the firms and on the risk levels of their businesses are discussed. Propositions for research into small firms compliance are developed. Possible means for reducing the regulatory burden on small firms while enhancing regulatory effectiveness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4.
金燕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102-107
英国的结社法是政府为限制工人结社而制定的法律。在18世纪之前,英国并没有特别针对结社的立法,多半是在一些劳工法令中有限制劳工结社的条款。1720年英国通过了第一个结社法,此后历经数次修正。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结社法对于工人结社以及工会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1871年,结社法不复存在而代之以工会法,工会取得合法地位,工会运动得到了一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计算机信息及计算机信息交易——美国《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与美国《统一商法典》相关概念和规则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颖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5)
1930年代,哥伦比亚大学卢埃林认识到,工业革命使工业产品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载体,需要新的合同法规则以适应新的经济.其结果就是美国<统一商法典>第2编的制定,该法的核心是"货物买卖".1990年代,信息革命的产生及深入发展,使信息和信息服务成为经济的核心,美国<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应运而生.该法的核心是"计算机信息许可".尽管存在对该法的诸多批评,该法仍具革命意义,并已在美国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实施近十年.我国应尽快建立以信息为标的交易法律制度,对信息进行明确的界定,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大众市场许可、信息担保、电子自助等制度. 相似文献
6.
蒋丽萍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6(3):76-79
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语言中的歧义现象由来已久。本文拟从语用学的新视角,以奥斯丁-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据,结合具体语境,着重探讨无意和有意两种话语歧义并提出相关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反分裂国家法》是中国政府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祖国,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所制订的一部法律。它体现了国家意志,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声,是一部和平统一的法、一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法,也是一部中国自主解决台湾问题的法。它的出台有助于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有助于促进两岸关系稳定发展,有助于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合乎历史,顺乎民心。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好学近知,力行近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齐家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34(3):1-7,79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治理的经济目标与道德伦理目标、文明社会目标和谐互动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体现。在高校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吉林师范大学的校训“好学近知,力行近仁”,正体现了一种求真创新、为人师表、追求卓越人生的精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弘扬校训精神有机结合,切实推进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和基本道德感情,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师生心中扎根,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张桂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2):123-132
在美国的中小学校除英语之外讲各种语言的学生,或者说那些不会讲英语的学生,他们的教育需求长期得不到妥善的解决。1968年颁布的《双语教育法》表明,美国联邦政府承认了美国学校体制中长期存在的只能使用英语教学的单语教学问题,如何使教学语言多样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以霍姆斯的四模式为分析框架,把颁布《双语教育法》时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置于规范模式、组织制度模式、精神状态模式和自然环境模式中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移民人口剧增并逐步扩展到新的区域,给美国公立学校造成了巨大压力;(2)司法判例对所实施的隔离但平等原则的彻底否定催生了新的希望;(3)少数族裔群体谴责主流社会的不公平,他们要求身份认同和获得更多权利的呼声愈来愈大;(4)联邦政府对保障国防安全、消除贫困现象等多重利益的考量,促成了《双语教育法》的颁布。 相似文献
10.
李超民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3)
20世纪 30年代末 ,美国农业长达 2 0年的萧条结束 ,至今保持着丰裕局面 ,奠定这个基础的制度因素之一是 1938年颁布的《农业调整法》,它的核心内容是源于中国的常平仓思想。研究表明 ,解决当前农业问题有必要借鉴国外制度建设经验 ,建立我国的农业稳定制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