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7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阮籍的《咏怀诗》历来被誉为“旷代绝作”,同时也是绝对的难解之作,“百代之下,难以情测”。这种意旨模糊缘于作者对苦闷的心理体验和对人生困境的思考。作者借助否定、隐喻、虚化等语言策略和意象经营手法,把复杂的心理体验导向多义性的诗学叙说方式。以阮籍苦闷的心理体验为切入点,可以更深入认识《咏怀诗》“诗无达诂”的诗学特征。  相似文献   
8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也是我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源泉。两者关系密不可分。一方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创新各有其侧重点,着力点,另一方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本质上又是相通的,是一脉相承的。深刻把握两者的关系,在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古巴比伦法典和秦汉法典的分析,发现古巴比伦国家处于奴隶社会的早期阶段———家庭私有奴隶制阶段,其奴隶基本上来自外族和债务,国家对本族奴隶的数量要求不大,法律处死罪犯而不是沦为奴隶,无株连罪犯亲属为奴隶法。秦汉国家处于奴隶社会的高级阶段———国家公有奴隶制阶段:除了公民家庭使用私有奴隶外,奴隶制帝国还大量使用公有国家奴隶。国家奴隶来源部分为战俘,更多的是帝国刑法将犯有不同程度罪行的公民沦为不同级别的国家奴隶,没有像巴比伦那样大批处死罪人。为了防止奴隶逃亡,两河流域和中华文明奴隶社会都通过发型和肉刑给奴隶打上识别记号。秦汉国家的严酷的奴隶制法律加强了国家和君主的权力,获得大量的最低成本劳动力,由此可能开展大规模的国家水利工程和征服战争。  相似文献   
84.
刘可可 《齐鲁学刊》2005,(5):104-106
寻报文学并没有完成其所希望的为民族文化寻根的历史使命,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寻根的作家们在思维方武和叙事范式上还局限于文革时期的话语霸权和思维惯性。参照叙事学理论对寻根文学话语霸权进行阐释有助于对新时期文学中的文革思维的反思与超越。  相似文献   
85.
文章介绍了史蒂文森的儿童诗集《A Child''s Garden of Verses》,并以其中知名度较高的一首儿童诗《My Shadow》为例,从叙事结构和语音词汇两个角度,分析了作者充满童趣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游戏精神,探讨了儿童诗在儿童阅读和心灵成长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6.
马来西亚作家张贵兴《我思念的长眠中的南国公主》与其说是一部爱情小说,不如说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寓言.小说的主人公苏其是一个马来西亚的华裔富家子弟,小说中的三位与他交往的女子可怡、春喜(春天)、白衣女子分别象征了庸俗的现实中国台湾、怀念中的马来西亚、潜在的恋人中国内地,讲述了一个民族国家寓言.表现出作者对中国台湾的失望、对马来西亚的思念和对中国内地的追寻.作品呈现出了现代性、本土性和中国性的杂糅和混血.  相似文献   
87.
本文采用实验比较法,针对近几年体育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排球正面上手传球的主要环节、练习时数、练习手段等进行了科学的合理的安排,试图使学生尽快地、较好地掌握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88.
评价生殖健康面对面咨询效果是一个由多个分指标组成的综合指标体系。本文在对咨询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的基础上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建立了咨询效果的二级综合评价模型 ,并分析了一个事例。  相似文献   
89.
结合《我的安东妮亚》等作品分析,探讨了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薇拉·凯瑟的创作风格。在《我的安东妮亚》中,作家使用了处理时间的技巧,根据需要适当地延长和缩短叙事时间,并以春夏秋冬的季节循环模式对应故事的发展进程,表现死亡与再生,凸显“回归”主题。  相似文献   
90.
面子是中华人之一重要的文化——心理概念,它大体包含着情面和体面两层涵义,又分别对应着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内圣和外王两方面的内容,如行义和隆礼。就其产生的原因而论,面子是中国传统文化重人生理想、精神价值、道德境界深层文化——心理的一种反映。家族伦理型的传统心态文化和即伦理即宗教的内在超越性的道统传承是中华人,尤读书人面子观念凸显的主要原因。而"居仁由义"、节之以礼的中庸把握则又是面子观念发挥正、负社会功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