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5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30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21篇
丛书文集   286篇
理论方法论   167篇
综合类   1696篇
社会学   574篇
统计学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51.
How social work students incorporate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selves in the contexts of field education represents a cornerstone of effective and sustainable practice. This paper presents a qualitative component of a study that tracked 15 third-year bachelor of social work students across their first field placement to document their use of self, critical reflections and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 project examined students' assessed ‘use of self’ assignments to understand their capacity for and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awareness across this placement. Students were most articulate in being able to identify stressful situations that arose from placement in terms of what they were thinking (mind) and feeling (emotion) and to a much lesser extent to what they were sensing (body). Over time, students demonstrated a growing critical awareness to better identify and respond to their self-reported tensions. The findings provide developmental insights into how students integrate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selves and potentially shift from reflective and reflexive practices to incorporating praxis in their work. Through considering the linkages between self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explores student experiences whilst on placement and the associated developmental tasks of critical awareness.  相似文献   
252.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教学观念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缺乏保障。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必须更新观念、调整结构、完善标准、整合资源。  相似文献   
253.
聂付生 《兰州学刊》2005,3(3):264-267
冯梦龙的情教思想以情本为逻辑起点,视情为万物生成之本;在此框架内,冯梦龙仔细分析了情本的内核,即情感、情欲、人本思想等,这是情本论的逻辑发展;最后以情教为旨归,与宋明理学殊途同归,构筑一个完整、系统的情教体系.  相似文献   
254.
解读大学“绿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绿色教育”已经得到教育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尽管它现在处在萌芽阶段 ,但是具有科学的、准确的内涵 ,是现代教育理念的突出体现。它所追求的是以人为中心的 ,由人、自然与社会的一切可持续发展要素共同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的总体的运作状态和发展趋势 ,培养目标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意识和能力 ,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的人。大学“绿色教育”对于改进教育模式和方法也是一种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255.
论离校学生的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性技能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于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性技能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需要从其概念内涵中进行具体分析和把握。可雇佣性本身是抽象概念,可雇佣性技能是可雇佣性概念的操作化指标,二者具有共同的核心。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我们需要参照国际研究结合中国现实构建切实可行的中国高校离校生的可雇佣性模型,运用可操作化指标体系对我国高校离校生的可雇佣性水平和高校的建设状况进行量化评估,从而为可雇佣性开发和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6.
阎纯德 《齐鲁学刊》2002,(3):118-123
文化交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但这种文化关系的形成是有条件的,而澳门历史地为中西文化交流和西方汉学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257.
确立新的办学理念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新形势,高校要确立新的大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全面发展的人才质量观,服务社会的学校职能观,适度规模扩张、以内涵发展为主、以质取胜的学校发展观。高师院校的发展趋向体现为: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学习终身化、教师教育多元化、教师素质综合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思想,确立并探索现代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变革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先导,机制和体制改革是关键,学科建设是龙头,专业调整是主线,课程改革是核心,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性转变是根本,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目标。教育教学改革要总体规则,分步实施,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258.
哈佛燕京学社75年的汉学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凤 《文史哲》2004,(3):59-69
哈佛燕京学社及哈佛燕京图书馆、东亚系,大力开展中美双方互派学者的研究计划,培养出大批中外名人,著名华裔教授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哈佛燕京文物收藏之丰富,哈佛燕京图书馆多元之馆藏、特藏及三任馆长与同仁对汉学研究贡献之大,在中国百年现代化的框架中,均有卓越的独特地位。哈佛燕京学社丰富了哈佛和世界的历史文化体系,建树恢宏。  相似文献   
259.
从“传统”到“现代”:汉学形态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纯德 《文史哲》2004,(5):118-127
汉学是以中国文化为原料,经过异质文化的智慧加工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它既是外国化了的中国文化,又是中国化了的外国文化。在汉学发展史上,传统汉学(Sinology)和现代汉学(Chinesestudies)是两种汉学形态:传统汉学从18世纪起以法国为中心,崇尚于中国古代文献和文化经典研究,侧重于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语言等人文学科的探讨;而现代汉学则兴显于美国,以现实为中心,以实用为原则,侧重于社会科学研究,包括政治、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军事、教育等一切领域,重视正在演进、发展着的信息资源。以上这两种汉学形态既在演进中不断丰富发展着自己,又在日趋融合中创造着能够融通两种模式的汉学形态,这就是21世纪汉学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260.
张翼 《西北人口》2014,(3):1-5,9
基于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本文运用基尼系数分解的方法研究城镇居民受教育程度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基于回归的不平等分解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是导致城镇居民职业收入不平等的最主要因素。对基尼系数的亚组分解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群之闻的收入不平等对总体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为8.65%,城镇居民职业收入不平等主要表现为各个受教育程度人群内部的收入不平等。分地区来看,中西部地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其组内差距的贡献率要远高于东部地区。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缩小受教育程度的不平等、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可以有效缩小收入不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