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7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63篇
人口学   69篇
丛书文集   286篇
理论方法论   220篇
综合类   1561篇
社会学   351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魏晋六朝时代,崇侠尚武意识带有明显的非道德性倾向。这一时代有卓异武功及特殊才能的人得到格外重视,豪强们纷纷网罗个人势力,即使这些人年少时曾有失检越轨行为,然而非但不构成其得到提拔重用的障碍,反倒恰恰说明他具有出相入将、沙场建勋的英雄气质。这种情形的描写模式在后世史书、乃至野史笔记和小说中仍在持续沿用。侠义人物自身这种曲折的奋斗历程值得注意,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记载的方式。人才价值观上的重才轻德,有助于侠文学主题向江湖文化、民间俗文学靠近,从而为后世文人诗歌的功业之咏与下层的民俗传闻,构成了较多共生互动的条件契机,也增加了侠主题史突出的“泛文学”特色。  相似文献   
82.
《远东报》是晚清东北地区最早的中文报纸,其“文苑”专栏所刊载的大量文学作品,至今尚未引起学界关注。当时主持《远东报》笔政的乃是南社诗人张素,他以“婴”或“婴公”为笔名,在《远东报》上刊发了他的长篇小说《最新之儒林外史》和若干诗词作品。通过对这些材料的搜集与整理,丰富了我们对这位南社诗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83.
闽南是我国著名的侨乡。闽南文化糅合了中原文化、本土文化和海外文化。闽南的发展历程决定海外移民必然是闽南文化形成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时至今日,华侨仍在闽南文化的传承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历久不衰的闽南文化也成为加强华侨对家乡的认同感的重要纽带。本文以2002年石圳村举行的“闽南李氏迎祖”活动为切入点,管窥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单元——闽南侨乡家族文化与海外华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4.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戏剧真正形成的历史时期,伴随着脚色体系的建立,出现了脚色反串的有趣现象。这一时期的脚色反串,几乎涉及到有性别之分的所有脚色,而且女演员反串更为普遍,并明显呈现出开放式的姿态,从而有别于宋前演员在歌舞戏、科白戏中的性别反串以及明清时期大盛的“男旦”之风,形成独特的历史艺术风貌。宋元时期在勾栏瓦舍、广场路歧、内廷家乐中出现“脚色反串”有着历史和时代的双重原因。  相似文献   
85.
在江南文化的世界里,潘维是鲜明的诗性符号之一。作为潘维灵魂基因元素的外化,“江南雨水”、“少女”、“太湖”、“巨龙”等江南文化地理意象,既是潘维破译江南文化的诗意密码,又是读者破译潘维灵魂密码的钥匙。他宣称自己是“汉语诗魂的守护者”。他对于“汉语帝王”角色的自期,显示出他的诗学野心。  相似文献   
86.
2010年,东北亚安全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包括日美安保同盟重新定位,"天安"号事件,延岼岛炮击,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与韩国推迟收归军事指挥权,日本民主党政权回归现实主义的对美政策,朝鲜推进核聚变技术,中日撞船事件等。2011年3月的日本核泄露事故又为东北亚的局势增添了新的变数。美国不仅继续主导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事务,而且,仍在东北亚地区发挥着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综合影响力。除了美国以外,其他东北亚地区各国也都依据自身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变量。面对复杂的东北亚安全格局,中国必须认识到本国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在反对美国舰队演习等问题上当谨慎行事,重视政治大局,维护东北亚的稳定和现状,树立和平发展,公益、道德、正义的国际形象,重视大国关系的协调与合作。今后能否理性对待这类问题,是对中国外交是否具有长远战略的一个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87.
王国维认为,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但唐五代曲词与两宋词的本质区别,主要是宫廷词与士大夫词、市井词的不同.词体在唐五代时期,其主流始终在宫廷文化之中,李白的宫廷应制词、西蜀花间词、南唐词是此时期的三个标志;所谓民间词应该是中唐之后才发生的,真正实现这一转型的标志应为东坡词.  相似文献   
88.
隐喻是《楚辞》写作的诗学机制,隐喻翻译直接关乎目的语读者对《楚辞》内涵的理解与领悟。隐喻翻译应兼顾隐喻目的,以传递诗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为旨归。以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为观照,在达成所指目的时可以采用等喻或者换喻的方法,在达成语用目的时,可以采用转换意义、省略喻体的翻译方法。恰当的隐喻翻译,有助于塑造诗人爱国求索的形象,有利于目的语读者领会诗人笔下深刻的内涵,也有利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9.
魏晋时期,士人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精神:任诞放达与任情率真、自我尊重与自我觉醒、崇尚清谈与崇敬自然、风度超逸与风趣高雅,这种文化精神对于我们如今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生命意识以及构建理想人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0.
王昌龄论文学"南北宗",以北宗指北方汉魏风骨,以南宗指南朝文风,实际承继了魏征、李延寿等关于南北文风不同的说法。王昌龄论"意"提出很多重要思想,他所论之"意",有着丰富的内涵,既指诗中主旨,又指作品主旨体现出的思想境界,还指构思之意和感兴之意,指诗歌创造的丰厚意蕴。王昌龄"格高"说,是提出一个层次比较高的艺术审美境界。关于声律,王昌龄也提出很多看法。王昌龄论格律调,提出一种理想的审美境界,是一个完整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