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6篇
理论方法论   54篇
综合类   1205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年轻作家苏童的小说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苏童生于江南古城苏州,有着孤独而寂寞的童年,对于祖辈生活过的扬中有着难以释怀的“故乡情结”,在体弱多病的日子里积聚了敏锐的观察力,同时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感受力,这一切都对其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其形成“说故事”的创作风格,并以多种方式在其作品中体现出来。他的童年经验对其“红粉系列”、“枫杨树系列”、“香椿树街系列”以及“宫廷系列”等四类小说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2.
以小说《棘心》为代表(包括散文集《绿天》和剧本《玫瑰与春》),女作家苏雪林创作于20年代的作品体现了五四运动前后女性知识分子的一种生存状态,辗转于新与旧、进步与保守、现代与传统之间,她们的身心常常处于悖离之中。  相似文献   
73.
从"五至"说的比较来看,<孔子家语·论礼>篇"子夏侍坐于孔子"章与<礼记·孔子闲居>篇及楚简<民之父母>篇所据祖本不同,<家语·论礼>篇所记更真实,更符合原意,并非抄袭<礼记>而来.  相似文献   
74.
“活法”是中国古代文艺创作的重要思想,首倡者应为北宋胡宿,其以“活法”来倡诗作之新变;苏轼对“活法”的推进至关重要,提出“信道法智”“道凝而法活”,反对“死法”,将“活法”作为“道”及万物人生之本性而致思,确定了“活法”的基本意涵和生命向度。吕本中认为“活法”是“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并落实到自我生命的维度,张元幹、杨万里等进一步阐发了“活法”之说。宋代理学彰显着生生性、活络性,“活泼泼地”是理学家常探究的话题,儒家之“活”是万物之理、学问之法,亦是文艺之则;禅宗之“活”是“活法”观的重要思想源头,“参活句”一直是宋代禅僧的话头,圆悟克勤、大慧宗杲多次论及,这对吕本中、杨万里等“活法”观具有巨大影响,清代朱庭珍、石涛等人直接将“活法”阐发为“至法”“无法之法”。中国古代之“活法”观凝结着宇宙万物之生命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75.
建立健全覆盖甘肃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立足甘肃,分析全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和面临的宏观困境,应用囚徒困境探析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帕累托最优"选择和农村居民社会保险购买能力问题,针对制约困扰甘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问题和甘肃农村弱势群体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凸显政府社会保障职能;聚焦甘肃农村弱势群体,探寻农村养老保险新路子;对西部地区予以适当照顾,采取转移支付的方式予以划拨基金等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76.
主要以苏轼的文学创作为导引,从书生个性和倦客心态、贵族精神和平民情怀、诗人品性和哲人襟怀这三个角度解读坡公被贬黄州后的复杂心态,从而让读者对苏轼性格的多重性和人格的丰富性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77.
邓肃是宋南渡时期著名谏官和爱国诗人,诗词文兼擅。其诗歌创作师承多家,而受李白、杜甫沾溉最多。南渡前邓肃以学李白诗为主,诗歌豪纵俊爽、磊落旷放;南渡以后,则以学杜甫诗为主,诗歌沉郁顿挫,雄浑劲健。他学习杜甫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实录"的诗史精神和以史笔入诗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个人身世之叹与抒写家国之痛密切结合,诗歌充满忧患意识与感人力量,比前期追踪李白的作品更显厚实、凝重。在杜诗接受史上,邓肃的创作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8.
李白、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他们以卓越的诗歌成就树起了两座丰碑,更以早年建立的情若手足的交谊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但在晚年,李、杜之间产生了情感隔阂。其表现是杜甫对李白之死漠然视之,令人感到蹊跷。其中原因主要是杜甫对李白的不满直至失望。因为杜甫怅怨李白恃才傲物,得罪玄宗,不辩忠奸,附依永王,被定罪附逆做乱。  相似文献   
79.
南宋进士试赋制度较北宋更为长期稳固,与此相关的律赋集的编选在南宋也极为兴盛,然今天大多佚没无闻。《后典丽赋》是南宋律赋选集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部,乃婺学唐氏学派代表唐仲友所编选。该书选文详今而略古,体现出鲜明的趋时特征。此外,该书刊刻所涉及的贪墨行为,凸现了律赋集编选的牟利动机,因而在选文质量上难与北宋律赋集相比。在这样的律赋范本的指导下,宜乎南宋律赋日渐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80.
清初诗坛的学杜现象是诗学发展合乎逻辑的结果,亦与明清之际的社会现实相关。清初诗人继承杜甫的“诗史”精神并发扬光大,并对如何学杜进行了探索,为继承学习古代优秀诗歌传统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