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04篇 |
免费 | 34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2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24篇 |
理论方法论 | 35篇 |
综合类 | 1200篇 |
社会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70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108篇 |
2011年 | 132篇 |
2010年 | 95篇 |
2009年 | 84篇 |
2008年 | 91篇 |
2007年 | 99篇 |
2006年 | 110篇 |
2005年 | 107篇 |
2004年 | 92篇 |
2003年 | 105篇 |
2002年 | 82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王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鲁迅彷徨时期失却启蒙热情,转向探索灵魂的复杂性及矛盾性,从对诚的渴求到对伪的探寻即为其中之一.鲁迅自从文时代就倡导诚的精神,把它视为改造中国国民性的有效途径.鲁迅在彷徨时期却发现诚为虚无的存在且缺失同情的道德品质,伪呈现出作为伦理存在的道德意义.从对诚的需求到对伪的探寻,隐喻着鲁迅彷徨时期的思想转向,表明其思想重心已由科学性的真转到伦理性的善上来,即由尼采式的个人主义转到人道主义上来. 相似文献
72.
蔡凌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30(2):61-64
用典是中国古典诗词一个重要的特点,诗词中频繁用典素有掉袋书之称,在宋词中用典,往往成为作家才学的展示手段,典故使词在内涵上增添了许多文赋的色彩。它成为苏轼“以文为词”的突出表现——苏轼词中典故对于以文为词具有深刻的文体学价值。 相似文献
73.
谷峰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4):105-109,117
翻译适应选择论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学说引入翻译理论研究,凸显了译者的主体性——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指导下,以鲁迅早期译介域外科学小说为个案研究对象,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并依此择译合适的文本、实现"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转换",以提高"最佳翻译"的"整合适应选择度"。 相似文献
74.
鲁迅的现代意识引领中国重构精神文化体系的探索历程,打破传统意识统治而倡导域外文艺译介;同时他剖析国民劣根性,旨在点亮思想革命之火,燃尽中国陈旧的思想意识,使中华民族涅槃新生;猛烈批判守旧派的理论主张,以进化理念来呼唤中国民众觉醒,希图建立崭新的意识结构。鲁迅的现代意识对中国向现代过渡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和启蒙意义,在中国精神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永恒的一页。 相似文献
75.
张典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3)
《野草》是鲁迅个体精神复杂性最典型的显露,光明和黑暗、绝望和希望、出世和入世,这样的二元对立在《野草》中全面展开,显示出鲁迅精神世界的多层面。从谱系学角度读解《影的告别》,可以看到鲁迅的四重主要的影,也就是四种有生命力的精神:儒家,道家,佛教,西方式个体精神;这四种大的文化多元共生,取长补短,共生生长出鲁迅的精神。鲁迅在《野草》中显示出这样的两面性:绝望的虚无感与反礼教精神;同时他对传统文化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76.
张春蕾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42-50
鲁迅和赛珍珠是对中国农民心怀大爱的作家。在关注农民的政治态度、宗教意识、家族观念、现实苦难以及农村妇女所遭受的悲剧命运方面,他们的视角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二人在切入文学的机缘、观察社会的视角、关注现实的焦点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的农村题材小说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风貌。鲁迅作为现代中国的启蒙大师,注重深度再现社会落后的病根,揭示国民的劣根性;而赛珍珠作为对中国农民心怀挚爱的西方作家,则在细致再现他们丰沛的内心世界、坚毅的品质和独立自持的精神方面用心着力。 相似文献
77.
朱秋德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6):81-83
文章对刘德清著《欧阳修纪年录》中王素登科之事进行探讨,确证王素并未参加过科举考试,从而纠正学界在这一问题上长期存在的模糊认识和误解。 相似文献
78.
荀子在批判继承诸子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自己的学说,而分思想是荀子的创新。分思想不仅是荀子礼学研究的主线,也是荀子思想的经脉。从"天人之分"到"性伪之分"、"礼之分",是破与立的逻辑发展过程,是"由分而一"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分"的最终目的就是"合","天人之分"、"天人相谐"、"天人合一",这就是荀子分思想的逻辑终结。 相似文献
79.
庄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59-64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普列汉诺夫等苏俄文论家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成为国内知识分子自觉的接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的重要资源,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首先开始对普列汉诺夫的批评理论进行系统译介和研究工作的人便是鲁迅.作者从鲁迅与普列汉诺夫的学术缘分,普氏“唯物史观”对鲁迅“进化论”思想的重建、鲁迅的“硬译”原则等三方面分析鲁迅对普列汉诺夫“唯物史观”的接受这一问题;以阐释文化立场在译介对象的选择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0.
初盛唐之际的燕国公张说、许国公苏廷页,乃玄宗朝的文章圣手,时号"燕许大手笔"。他们的文章形式严整,典雅宏丽,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历代为君主服务的文人不计其数,独有张说、苏廷页以"大手笔"并列驰名文坛,并多次被唐以后的文论家提及。"燕许大手笔"到底体现了怎样的文学内质,仍是唐代散文研究中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