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95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474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51.
文章论述了建安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公元208—219年)孙权、曹操间在淮南围绕合肥的战事及其影响。文章认为,权、操合肥之争,阻滞了曹操建安十三年后的军事进程,影响了其政治措施,并为刘备的进一步崛起提供了机遇;正因为孙权不断进攻合肥,才给赤壁战后的局势提供了一种发展方向,对形成三国鼎立这种历史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还指出,孙权争合肥,近期目的是进一步稳定局面,根本意图则是问鼎中原。  相似文献   
552.
《风云初记》是孙犁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尽管当时主流话语对创作进行了种种规范.但小说仍用优美的诗化语言以及充满作家主体性的叙事方法描述了冀北农村特有的伦理美学和当地人民奋起抗战的时代史诗。在人物塑造上.作者通过李佩钟和眷儿两个妇女的成长过程,展示了孙犁作为知识分子特殊的言说冲动和情感诉求。  相似文献   
553.
孙中山的精英主义思想与中国近代政治的变迁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文章通过考察孙中山的精英主义思想对中国政党政治的发展以及政治政策的制定、实施等方面的影响,揭示精英主义在中国近代政治变迁历程中的历史作用,这有利于我们全面地、系统地、客观地理解和把握孙中山的精英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54.
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太阳意象的出现超过了180次。这些意象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有逍遥仙游,有以日像君,有依依惜别,还有对明亮光辉事物强烈憧憬和追求。太阳意象与李白的生命精神息息相关,他用自己的生命写就了一位封建士人的逐日神话。他的“宇宙境界”使他对政治理想的现实追求升华为对人生理想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555.
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是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最早形态.联俄,走社会主义道路;联共,干社会主义事业;扶助农工,唤醒社会主义的力量.三大政策导致了孙中山革命实践与理论的三大转折把学习榜样从西方资本主义转向了东方的苏俄社会主义;把革命联合力量由大军阀、大资本家转向了中国共产党;把革命基本动力由资产阶级转向了工农民众.三大根本性转变使得孙中山的社会主义由主观变成现实.只有从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民生主义的时代特征与中国特点去理解与认识其社会主义,对孙中山晚年的评价才可能是客观和公允的.  相似文献   
556.
孙中山民权主义的内容十分宠杂,但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建立什么样的国家而展开其论述的。由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不可测性,孙中山关于民权主义的论述有些前后不一致甚至矛盾的地方,这也是任何一个思想家、政治家都无法避免的问题。我们在研究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时,要着重从根本上、从整个体系上来把握它,把一些枝枝节节的论点置于整个体系及历史背景之中加以考察。惟如此,方不至不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557.
孙奇逢的《理学宗传》作为一部总结汉唐宋明儒学的编著,以排斥释老之学、合通儒学派别之异为标旨,是孙奇逢理学观的直接体现。其中,孙奇逢的主要关怀在于建构合同汉宋、朱王的儒学道统,这一点充分体现在《理学宗传》的结构和标准中,并最终决定《理学宗传》学道的性质。进一步说,《理学宗传》和《明儒学案》的性质呈现出道与术的不同旨趣,黄宗羲以《明儒学案》的编纂标准来评价《理学宗传》,不免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558.
张继良 《河北学刊》2004,24(3):195-198
孙中山与毛泽东的人民权力观,都含有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争取民主权利、提高人民政治文化素质等内容。但由于他们处于中国民主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和要求,其内涵又存在许多差异。前者以资产阶级为权力主体,反映了中小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人权观念;后者以工农为权力主体,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共产党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推动社会发展的群众路线。由此也决定了两种权力观的不同社会作用和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559.
论夏峰北学(续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之际,作为北方儒生共同体领军人物的孙奇逢,以其回归、重释孔孟经典来整合理学各派的内圣思想,以及“舍三纲五常无道术”基础上的“礼理合一”的外王思想。其两者的完美结合,一方面为清学的展开提供了新平台,另一方面也使得在清代北方形成的以孙奇逢为宗师、以会合儒学各派为特征的夏峰北学成为可能且风靡北方。在三百多年的流变中,既有以王余佑为代表的侠儒兼收的河北夏峰北学,也有以“中州十先生”①为代表热衷于理学的中州夏峰北学;既有如汤斌这样的理学名臣,也有不名一文的下层儒生;既有崇尚心学的张沐、赵御众,也有程朱派的耿介;既有走向考据学的费密,更有走向西学的薛风祚。而到近代,在西方知识体系的冲击下,在以王锡彤、李敏修、嵇文甫为代表的夏峰北学后学的努力下,其创造性地嬗变为现代地域学术之一部分。  相似文献   
560.
在孙犁的作家修养论中,“道德”是作家修养的第一要义,是作家的为文之道,以传统儒家文化伦理道德为核心;“理想”的两个层面—人文理想与政治理想—分别代表了对孙犁影响颇深的五四现代文化和革命文化对作家修养提出的要求,是作家创作的灵魂,与对作家的道德要求互为补充;“热诚”是作家创作的动力,是保证作家高尚修养能够提升作品格调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这一环节才能实现人格与文格的统一,达到孙犁所倡导的作家修养与文学创作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