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TPP投资章节中第12.5条有关最惠国待遇的内容,在继承了美国2012BITs的相关内容上又有所创新,特别是将最惠国待遇的适用排除在投资争端解决程序之外,是亮点所在。第12.5条的内容设计反映着当前国际投资条约中最惠国待遇条款发展的方向,在鼓励投资和维护东道国经济安全之间进行了很好的平衡,值得中国深入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从政治视角浅析美国的TPP霸权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9年以前,TPP一直鲜为人知,自美国宣布加入谈判后名声大振。美国积极倡导的TPP机制受最直接的经济利益驱使,但更为重要的是,出于其最现实的政治因素的考量。本文试图从政治视角探究美国在新时期TPP战略的政治意图,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的前景,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中国应从对内和对外两个维度进行积极应对,以减少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文本于2015年11月5日首次对外公布,这为我们深入研究该协议文本的条款提供了一手资料.TPP中知识产权条款是最重要的一环,其中涉及了专利、商标、版权等一系列具体的规定.协定中有关技术保护措施的规定可谓是一个亮点,相关规定的保护水准较之于国际上现有的立法有了大幅的提高.TPP正式生效后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其中如对技术保护措施的规定也必将深刻影响协议成员国乃至非成员国的立法倾向.  相似文献   
14.
TPP和RCEP被视为推进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两条关键路径,伴随美国退出TPP和RCEP坚定推进,学术界将更多视线不断聚焦在RCEP上,RCEP替代TPP的呼声日渐高涨.RCEP究竟是否可以替代TPP?是否可以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带来相较于TPP的更多优势?文章运用GTAP模型,假设TPP和RCEP均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分别从福利水平变化、实际GDP变化、贸易条件变化、进出口和贸易平衡变化四个方面给其成员和非成员带来的经济效应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发现,从成员和非成员整体利益得失看,RCEP可以替代TPP.如果TPP和RCEP各自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带给区域内成员的正面经济效应十分明显,区域外成员则遭受不同程度损失;如果同时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则RCEP成员经济效应高于TPP成员,中国从RCEP单独货物贸易自由化中获得的经济效应高于TPP和RCEP均成立时获得的经济效应;无论TPP还是RCEP,欧盟、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在其货物贸易自由化时均会遭受损失.为应对未来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带来的挑战,中国应从三个圈层积极推进和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美国战略东移的意图与行动逐渐明显,战略东移并非仅致力于政治与军事领域,经济领域也成为其主要内容。然而学界的研究中,关于美国经济战略东移的研究非常有限。在当前世界经济重心整体东移的背景下,有必要考察美国战略东移中的经济方略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亚太地区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地位急速跃升。美国奥巴马政府一上台,就极为重视调整亚太战略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核心地位。经过近三年的缜密部署和细致经营,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已基本构建成型,对国际格局的进一步调整、亚太地区的局势新发展、大国关系的平衡等均产生深刻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的调整引发一系列亚太地区新矛盾的产生,并对我发展亚太地区的周边外交关系形成掣肘。但是,中美之间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总体局面并未打破,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仍是中、美两个大国作为亚太地区主要力量的共同责任,现阶段的紧迫任务就是要用"大智慧"为中美关系定位战略性的合作新基础。  相似文献   
17.
“印太经济框架”是美国退出TPP后试图主导亚太地区经济秩序的一次努力,构成美国“印太战略”的经济支柱。对“印太经济框架”提出、推进与美国亚太政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印太经济框架”回避关税减让等传统贸易安排,侧重于产业布局,将使美国政府以更大的力度直接干预企业在国际上的微观行为; 美国的市场、技术、资金对他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部分国家希望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对于参与“印太经济框架”的经济成本、卷入地缘政治冲突的风险存在顾虑。在“印太经济框架”的推进过程中,美国面临着为了服务其在亚太地区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的目的,将会导致政治逻辑与经济逻辑的碰撞、市场驱动力不足、美国与其他成员国之间利益交换不平衡以及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信誉度下降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