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2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谭嗣同哲学思想的启蒙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嗣同的哲学思想是中国近代启蒙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中国传统哲学向近代哲学的转型。其启蒙意蕴主要体现在:以"尽变西法"的"全变"说驳斥闭关自守论;以高扬主体意志的"心力"说否定"天命"论传统;以蕴涵"自由、平等、博爱"的"仁"说冲击封建专制主义;以"两三世"说的历史进化论抨击历史倒退论和历史循环论。  相似文献   
82.
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倾资兴学"的事迹广为人知,倍受称颂。本文着重从陈嘉庚所处时代华侨与祖国关系的角度,分析其兴学动机、目标、功绩及影响。论述陈嘉庚以一介侨商的身分,把教育强国作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一生的国民自觉精神,以社会一员的身分,不为名利不求回报,甚至不惜牺牲企业和个人全部财产的敬业精神,是他兴学活动的突出特点和可贵之处。  相似文献   
83.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厦门人对陈嘉庚的事迹“如何得知”、“了解程度”和“怎样评价”,并与非厦门受访者进行比较,描述厦门人对陈嘉庚的知悉和评价如何受到年龄、职业和学历的影响,并提出“厦门因素”对于厦门人了解陈嘉庚具有正负两面影响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84.
陈志明教授是东南亚研究方面的知名学者,他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除了从事文化变迁与认同、族群与族群关系、海外华人认同、华人民间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外,在饮食文化、民族旅游、原住民及其学校教育等领域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拟对其众多研究领域中关于马来西亚原住民及其学校教育的研究进行简单的梳理与评述,以此纪念陈志明教授即将荣休。  相似文献   
85.
谭嗣同被捕就义之前,曾向梁启超表示彼此要像日本明治维新志士月照与西乡那样,分别承担死者与生者的责任。亡命日本以后,梁启超很快将谭嗣同遗稿《仁学》发表在《清议极》上,履行自己作为生者的责任。然而《仁学》的发表颇经周折,多次中断,且有删改,刊载历时3年。与此同时,梁启超写过3篇《谭嗣同传》,其中的内容各有不同。这些不正常的情况,耐人寻味,反映了清末社会历史大变动时期梁启超思想演变的明确轨迹,以及梁启超思想的复杂性和"多变"中的诚实性。  相似文献   
86.
《集美学校校歌》于1918年2月开始创作,同年3月发布,其后有过几次修改,今天演唱的《校歌》最早刊登在1933年出版的《福建私立集美学校廿周年纪念刊》上。《校歌》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多声部合唱音乐,歌词属于原创作品,其结构与《黄河》的歌词结构基本相同;《校歌》的曲调是精选而来的,与张秀山1913年编配的《黄河》相似,可以溯源到1905年沈心工创作的《黄河》。《校歌》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也时刻激励着集美学子继承学校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87.
谭嗣同根据政治变法的需要 ,从西方文化中去寻求真理 ,并用传统文化来诠释外来文化。同时 ,又用他所理解的外来文化来改造传统文化 ,使他所建构的政治思想呈现出“不中不西 ,亦中亦西”的色彩  相似文献   
88.
中国古代帝制国家的政务运行是建立在发达的公文书制度基础上的。各类文书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和形态, 其间的变化体现了制度的成长性变革。汉唐之间向皇帝申报政务的公文书中, 有一类大致经历了由“奏”到“奏案”再到“奏抄”的演变。从作为动词的奏到作为文书专名的奏案、奏抄的变化, 正是汉唐间国家政务申报和审批机制变迁的反映。  相似文献   
89.
张福勋 《阴山学刊》2001,14(2):5-11
钱先生对宋诗情有独钟,有《宋诗选注》在焉。而《谈艺录》对宋诗,尤其对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陈与义等,都有精辟独到的评论。提出以“体格性分”别唐宋诗;而对“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更提出了全新的认识。这些都有极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诗学价值。对吕本中提出的“活法”也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以文体相互“侵入扩充”的观点,来解说宋人的“以文为诗”、“以诗为词”。  相似文献   
90.
唐代以来,“逸”在当时的诗论和画论中引起了人们的充分重视。此时,或单用一“逸”字,或用俊逸、艳逸、高逸等合体范畴,或沿用逸方、逸势、逸笔、逸气等与逸相关的名词和概念。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唐人诗画论中的“逸”具有如下内涵:即不循常规,而以内心强大的激情为创作的驱动力;在创作中显示了创作主体对客观现实世界的抗衡和对自我理想世界的高扬;作品的整体风格往往是在时代的主潮流之外,因而带有几分“另类”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