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4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民族学   4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05篇
理论方法论   176篇
综合类   1832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曹伟 《唐都学刊》2002,18(4):19-22
唐代节度使的兴起和演变自有其特定的缘由 :从经济和军事方面看 ,因均田制的破坏而引起府兵制的瓦解 ,改变了过去兵农合一 ,寓兵于农的特点 ;从政治方面看 ,玄宗朝中后期的朝政腐败 ,使中央政府统治力量每况愈下 ;从社会方面看 ,在唐王朝中央力量削弱的同时 ,周边少数民族势力却在逐渐增强。所有这些都给节度使的出现和割据局面的形成创造了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02.
王越群 《唐都学刊》2003,19(2):12-15
基督教 (景教 )在中国唐代的传播历经顿挫 ,这种初传的顺利与惨遭禁绝 ,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此问题的研究 ,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和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3.
房锐 《唐都学刊》2005,21(5):1-4
科举题材是五代笔记小说《北梦琐言》的一个重要内容。作者孙光宪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晚唐社会各界对进士科的重视,对应试举子的出身阶层、区域分布等均有所描述,为后人研究唐代科举制度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  相似文献   
104.
李娜 《唐都学刊》2007,23(1):30-33
根据现存史料与文献,对唐代选取驸马的标准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唐代即使贵为天女、公主的婚姻仍摆脱不了父母之命,对驸马选择标准的变化,事实上也随着帝王政治需要的变化、帝王兴趣爱好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存在一个围绕着政治因素变化的曲线:初唐之时为政治联姻,政治标准为首要标准;身处盛世、政局已稳之时仍为政治联盟,但政治性相对能弱些;末世之时这一政治性特点又随之增强。只是处在盛世之时,公主会幸运些,除政治、姻亲血缘标准外,还会以亲族、才学、品德等作为一定标准。  相似文献   
105.
信佛妇女在接受信仰的同时势必受到信仰的约束,这种约束也一定会对她们的家庭生活带来影响,而这种约束与随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她们的受戒遵戒上面。唐代在家信佛妇女受的主要是菩萨戒。唐代一些受了具足戒而出家的比丘尼与家庭的关系也值得注意,因为这种关系不仅意味着它也是一种家庭生活,而且还说明了出家妇女对家庭生活的依然参与。这些不仅和社会的环境、宗教本身等因素有关,而且也曲折地反映了妇女提高自身在家庭中形象地位的一种努力,即信佛妇女藉此在礼教的氛围中维护自身的尊严与人格。同时,还显示了中国佛教戒律的情理化。  相似文献   
106.
朱利民  王斌 《唐都学刊》2003,19(3):18-21
唐代是文化开放勃发的时代,唐陵狮雕更是极具时代精神的艺术形式。从现存唐陵石狮入手,对其进行归纳,类比和文化层面上的发掘、爬梳与解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唐代狮雕文化的来源、演化及社会政治功用。  相似文献   
107.
韩大强 《唐都学刊》2006,22(6):48-52
李白、李贺、李商隐三人的诗歌在奇特幻想和浪漫精神方面有着共同的特质。三李与唐代其他文人一样热衷学道、访道、做道,而且道教思想和神仙观念对他们人生态度、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三李对神仙观念也进行了世俗化和艺术化的改造,从“道”路—“道”情—“道”理三个层面凸显出逐渐深入改造的意义。神仙题材在他们的作品中主要是作为隐喻、象征而存在,是抒发情志的手段和依托。其审美成分大于信仰成分,艺术意义超过宗教意义。  相似文献   
108.
马歌东 《唐都学刊》2002,18(4):5-10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自 196 3年初版 ,经 1980年再版 ,迄今已将近 4 0年之久 ,不仅现仍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通用教材 ,也被普遍列为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参考书。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 ,其地位举足轻重。然白璧或有微瑕。细审该教材唐代文学部分 (中编第一册 )、宋代文学部分 (中编第二册 )计 2 0处注释 (含 1[解题 ]) ,或有其误需正 ,或有其缺需补。  相似文献   
109.
唐代都市诗的演变及其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遂联 《唐都学刊》2006,22(2):13-17
中国古代都市最迟从汉代起就已经十分繁荣,都市也一直没有脱离文人的审美视野,但是在文学研究中传统都市诗歌被忽视。以唐代都市诗歌为切入点,探究其演变特点及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文人心理乃至传统文化积淀可以发现,初唐京城诗受汉代京都赋的影响表现出政治性夸饰和政治性讽谏,盛唐之后都市诗歌呈现出看似矛盾的两面:或为对都市的疏离冷淡或为对都市繁荣不再的缅怀与感伤。矛盾的两面指向共同的内核:传统文化中没有为人们建立起除了政治性意义之外的都市生活意义体系。  相似文献   
110.
崔荣华 《唐都学刊》2005,21(4):28-31
唐代进士科从初唐的策问取士,到武则天的始试杂文诗赋,再到盛唐时期单纯试诗甚至律诗,充分表明了进士科考与唐代诗歌文学之间愈来愈密切的关系.这种密切关系推进了唐代科举于文学的偏重,同时刺激和催发了唐代诗歌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