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6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民族学   4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05篇
理论方法论   176篇
综合类   1823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宋人笔记中虽常标榜以"自娱"和"笑谈"为写作动机,但内容却显示出宋人积极的论史意识。在两宋强调以唐史为鉴的时代氛围中,宋人笔记中也出现了大量记述唐史的篇章。因为笔记体短小精湛、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所以,宋人笔记中记述唐史的形态也独具风格,即评诗与论史相得益彰、补史与衍史相映成趣、考史与辑史相辅相成三个方面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2.
明代旧题李攀龙《唐诗选》及相关书在中国和日本都有广泛的传播,版本众多,中日学者围绕《唐诗选》所展开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涉及到版本辨伪,重版类版.影响研究等多个方面。研究向前推进的同时也看到无论是文献的收集整理还是在此基础上的文学思想研究.都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43.
色彩负载着亿万年生物进化史的信息 ,积淀着深刻的人类文化内涵。唐诗中丰富的色彩世界 ,是一个有独特意义的审美新领域 ,也是认识唐诗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视角。文章运用大量诗例 ,对唐诗色彩描写的几种常用技法做了探讨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4.
唐代诗人在认同接受嵇康名士风流的同时,否定的声音也未停止过。他们对嵇康的否定涉及到他的"养生"、"慵懒"、"饮酒",以及他的思想信仰、人生观、价值观诸方面。对嵇康的否定折射出的是唐代诗人的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145.
阐释学是一种研究意义的理解和阐释的理论。文章将从现代阐释学中的前理解、视界融合和理解的历史性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它们在唐诗英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6.
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实行,促使士族逐渐出现了官僚化和中央化的倾向。然而士族在官僚化和中央化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个地方化的过程。对隋唐时期有关居于乡里的赵郡李氏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考察,可以发现隋唐时期士族逐渐失去了对地方的主导权,而这正是造成唐代河北地区与中央之间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7.
唐长安城务本坊中的国子监,在教育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将历史与地理作为时空两个坐标结合起来研究国子监,全方位梳理隋唐国子监的制度历史,具体研究供职人员官名品级数量,学生人数和来源,留学生情况,课程设置与考核,将有助于解释唐代国子监由兴而衰的变化,折射出科举制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8.
经学与史学是中国古代因缘颇深的两大显学。在从两汉、历经魏晋南北朝而至隋唐的整个中世纪前期。经史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两汉时期,史籍在目录分类上尚未形成独立的部类,史家的崇经意识非常明显,以公羊学为代表的今文经学对这一时期的史学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呈现出的重视人物品评和历史评论。以及南北朝史学风格迥异等现象,则与这一时期玄学经学的兴起、以及南北朝经学分立现象的出现是相一致的;隋唐时期,经史关系集中表现为统治者对于经史之学的高度重视,由此出现了许多经史兼通的大学者和进行经史同步大总结的时代学术现象。  相似文献   
149.
以选本统计的方法,选出唐代主要诗人448名。并列出其中著名诗人名单及主要统计结果,以供学界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0.
"声情(声气)"茂美,是唐诗的重要而基本的审美特征之一,但在现代学术探讨中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个空白点,在对相关的古典文献作了简单梳理,并在诠释"声情(声气)"范畴的基本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笔者揭示了"声情(声气)"乃是堪与"意象"相提并论的重要范畴,而"声情"论对于把握唐诗及汉语古典诗歌的整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特质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