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7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09篇 |
理论方法论 | 18篇 |
综合类 | 657篇 |
社会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48篇 |
2011年 | 59篇 |
2010年 | 57篇 |
2009年 | 53篇 |
2008年 | 47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69篇 |
2005年 | 60篇 |
2004年 | 50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56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61.
刘凤泉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8(5):11-15,94
庄子从不同层面阐述了语言表达观念,在形而下领域包括物之粗和物之精两个层面。小言得粗,大言得精,不言悟道,乃是庄子语言表达的基本观念。至于论者以"言尽意"、"言不尽意"来概括它,便混淆了语言表达的不同层面,并不符合庄子思想的实际。"言尽意"、"言不尽意"是魏晋玄学辩论的话题,庄子涉及到言意关系,却没说过"言尽意"或"言不尽意",以此来阐释庄子,反而遮蔽了庄子的真意。在形而上领域,没有语言的位置,不言方可悟道。庄子以忘言得意,进入精神自由,开启心灵悟道之路。庄子的"言意道"观,具有深刻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62.
翟鹏玉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2)
壮族的花婆神话,在自然向人的生成与人向自然生成的双向运动过程中,形象地展现了"道法自然"生命诗学的方法论、目的论、实践论与境界。 相似文献
63.
王凯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54(4):419-425
道的概念渊源流长,老子对道做了突破性提升,使其成为中国思想中最富想像力的核心词语.海德格尔在其思想的核心问题及主导词语上同老子实现了平等的"对话”和相互的汇通.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比较研究二者的相同和相异,会给予深刻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64.
老子与韩非人性论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晁罡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90-94
本文选取先秦两位思想家--老子和韩非作比较研究,从其哲学基础、基本主张、人生观、政治观四个方面,分析了两者的人性论思想,并对其异同在两相比较的基础之上,做了较为深入的阐发. 相似文献
65.
关长龙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1(4):29-35
“儒”字的古文正确写法当为“”,其造字理据为“浸润于天的人”,意即前人所揭示的“通天地人曰儒”.这与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的体悟“中正之心”的“忠恕”之道是完全一致的,而宋代道学家们在整合佛老百家学术思想基础上所建立的“理”本论思想,也正是对作为“心之中正”的儒道本体论的进一步具象化. 相似文献
66.
刘玲娣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4):59-63
《老子指归》是现存汉代为数不多的注老作品之一。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它鲜明地体现了汉代老子注解受到时代思潮——黄老学影响的特点。具体来说,表现在其宇宙观上,则是通过强调宇宙生成过程中的“道”、“一”、“气”等因素的“虚无”、“无为”、“自然”属性,以实现其“有生于无,实生于虚”的哲学论证。 相似文献
67.
《淮南子》审美理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国武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16-21
《淮南子》的审美理想是一种汇融万千、宽宏博大、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大浑为一"之美,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大"道"是"大浑为一"之美的理论前提和哲学依据;二、"大浑为一"之美的表现特征为无限丰富性、雄浑壮大的审美形态和大审美观视野;三、"大浑为一"之关体现为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神化"最高境界.《淮南子》的审美理想是汉初时代精神的突出表现,对中国的审美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8.
周秀荣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4):13-16
唐前田园诗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诗经》时代,两汉时期,魏晋时期和南北朝时期.虽然唐前田园诗的创作还未形成气候,但已在题材内容、主题内涵方面确立了基本的表现范围;在创作方法、艺术表现上,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为唐代田园诗的繁荣、发展作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69.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农耕文明气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丽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4):140-143
传统阅读的弊根是把陶渊明放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框架中来审理。其实陶渊明出任的直接原因是贫、饥,上有老下有小,而归隐是由于他生于乡野,官场生活终不适应。在中国古代田园诗人中,唯有他笔下的田园世界呈现"可居而可赏"的境界。他的诗风是农耕气质的伟大象征。他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分量和意义堪与屈、李、杜比肩。 相似文献
70.
张旭东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5):145-147
李商隐和杜牧是晚唐两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有两首赠诗给杜牧,但杜牧没有回应。董乃斌先生撰文,从对党争的态度不同、文学观的不同、个性不同和两首诗本身四个方面分析比较,论述李杜二人交谊。董文侧重于对"李赠而杜不答"这一现象展开分析,中肯而有见;而对两首诗本身进行细读,并补刘蕡一例,或可为董文补充。 相似文献